7.11.10

米埔邊緣觀雀

2010年11月6日
米埔邊緣觀雀自由行
【明報專訊】秋冬時節,天氣清涼,到郊外觀鳥,倍覺輕鬆樂趣多。踏入 11月,更有成千上萬冬候鳥陸續來港過冬。米埔是著名的冬候鳥天堂,可是進入米埔自然保護區,必須預先申請。興之所至忽然想觀鳥?毗鄰的犇竿洲路是個好選擇,毋須申請,也可看到保護區內部分雀鳥。這裏的魚塘、蘆葦叢等吸引不少雀鳥棲息,留鳥、冬候鳥在此和平共處。貌似烏鴉的八哥、鮮艷奪目的翠鳥、米埔少見的牛背鷺、像漢堡神偷有黑眼罩的棕背伯勞,還有林林總總的冬候鳥……犇竿洲路上,觀鳥者一樣目不暇給。

“「觀察鳥類行為,就知道什麼才是生活。
牠們的生活就是『食、玩、鲻』這麼簡單,人也是動物,生活也可以很簡單,不用弄得這麼複雜。」 ——香港觀鳥會教育及推廣委員會成員王學思”

11月冬候鳥來港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鳥類逾500種,相當於全中國野鳥種類約三分之一。這些品種中,約20%為留鳥,30%為冬候鳥,40%為遷徙鳥,5%為夏候鳥。留鳥,顧名思義,是留在香港生活的「居民」,一年365日留港生活;過境遷徙鳥,以香港為中途站,在此停留一兩天,吃飽休息過後便再上路;冬候鳥,來港過冬的「遊客」,夏候鳥則是來港過暑假。

每年11至3月,許多雀鳥會從北面(包括西伯利亞、俄羅斯、中國東北、日本等)飛來香港過冬。因為在牠們的繁殖地,踏入秋天氣溫變得嚴寒,食物減少或被冰雪掩藏,為了生存,便南下飛到和暖地方過冬,香港就是牠們選擇的其中一個避寒勝地,直至冬去春來,才飛回繁殖地繁殖。這時候是觀賞越冬品種和留鳥的好時光,各個品種很多時候混在一起很易見到。在開闊原野、魚塘、泥灘、蘆葦叢、樹林等各種生境也可看到不同雀鳥。

米埔禁區旁 平坦易走
犇竿洲路長約2公里,是一條平坦易走的石屎路,沿路有多個魚塘,盡頭是漁農自然護理署護理員站,再入便是米埔自然保護區。香港觀鳥會教育及推廣委員會成員王學思﹕「有時米埔太擠迫,牠們心情靚的話可能會過隔籬坐坐,所以在米埔附近的地方,如犇竿洲路,也有機會看到一些有趣或不常見的雀鳥,而且可以較近距離看到。」

我們在米埔老圍旁邊的犇竿洲路口下車,從路口士多旁的路直入便是犇竿洲路,不久便看到魚塘,有雀鳥正坐在魚塘上享受日光浴。「這隻是否池鷺?為何會坐在水中浮纒浮纒?」王學思問。池鷺常站於水邊,不會坐在水中暢泳,這次算是一次「奇景」,王學思立即用相機拍下,「雀鳥有時會出現異於常態的舉動,觀察牠們的行為會覺得很有趣。」一路上,還出現不少留鳥和冬候鳥,培養觀察力,有助發現更多雀鳥。

留意草叢魚塘 聽聲尋鳥
林傲麟教路,在犇竿洲路上,可留意草叢、魚塘水面、樹底等,聽到鳥兒聲音便向牠們方向觀察,當發現雀鳥後,再用望遠鏡或相機細心欣賞。觀鳥十多年的香港觀鳥會資深會員蔡松柏補充,平日多看圖鑑,到戶外看到似曾相識的雀鳥時再翻查資料,會加深對雀鳥的印象。

■推介機構
香港觀鳥會
成立於1957年,是香港唯一保育及推廣欣賞鳥類的組織,會員逾千人。為推動本港市民賞鳥愛鳥,香港觀鳥會定期出版《香港鳥類年報》,常舉辦野外觀鳥活動及講座,亦進行鳥類調查及研究、管理重要鳥類生境、協助成立及發展內地觀鳥會等。會徽上的黃嘴白鷺,在港曾有繁殖紀錄,現在只於遷徙期才在香港出現。


秋冬鳥聲叫不停

黑臉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瀕危沉默快捕手
黑臉琵鷺是大型涉禽,身上長滿白色羽飾,姿態優雅,鳥喙形狀像匙羹,又似琵琶,眼周圍皮膚呈黑色,故名為黑臉琵鷺。黑臉琵鷺只在東亞地區出沒,全球數量約有2300多隻,被列「瀕危」物種,每年約有400隻在港過冬,米埔內后海灣是牠們主要度冬地。牠們常在淺水帶及魚塘覓食,覓食方法是以嘴放在水中左右擺動,一碰到獵物便迅速咬住,速度在雀鳥界中數一數二。
屬性﹕冬候鳥
體長﹕約76cm
叫聲﹕(少發聲)
食糧﹕魚、蝦
出沒地﹕魚塘、沿岸淺水地帶

黑喉石吔/西伯利亞石吔Siberian Stonechat
的骰可愛火柴頭
的骰可愛的雀鳥,有胖胖的「肚腩」(腹部),愛站在灌叢頂、圍欄及蘆葦叢頂等顯眼地方。頭很圓,雄鳥頭部及飛羽呈黑色,觀鳥者戲稱牠為「火柴頭」。
屬性﹕冬候鳥
體長﹕約14cm
叫聲﹕像石頭互碰的「即……即」聲
食糧﹕昆蟲
出沒地﹕農耕地、旱田、魚塘旁邊、蘆葦叢、稀疏灌木叢

蒼鷺Grey Heron
嘴長頸長腳更長
屬於大型水鳥,體羽主要由黑、白、灰三色組成,嘴、腳和頸甚長,經常站立在魚塘邊或樹木上,用突襲方式捕魚。一般單獨覓食,但有時亦會結集成群一起休息。
屬性﹕冬候鳥
長﹕約98cm
叫聲﹕聲音響亮的「閣、閣」聲
食糧﹕魚、蛙、大型昆蟲
出沒地﹕魚塘、河邊、泥灘

絲光椋鳥Red-billed Starling
毛如絲絨愛熱鬧
米埔自然保護區常客,頭部有看來像絲絨的白色羽毛,眼仔精靈,喙呈搶眼的鮮紅色,是冬季大量出現的鳥類。喜歡聚成大群,每次出現可多達二三百隻,有時會在黃昏時段聚集在同一棵樹上,或成群結隊飛行,飛行時會發出非常嘈吵的叫聲。
屬性﹕冬候鳥
體長﹕21至24cm
叫聲﹕清脆、多變、急速
食糧﹕果實、昆蟲
出沒地﹕開闊原野

普通翠鳥Common Kingfisher
鮮艷胖胖捉魚王
細小的普通翠鳥,顏色鮮艷,頭大腳短,身形肥胖,飛行時明顯可見鮮藍色背部。翠鳥科雀鳥會在水邊等待魚類經過,捕魚快而準,一看準獵物位置便馬上俯衝入水,所以翠鳥的英文名為「kingfisher」。
屬性﹕留鳥
體長﹕約16cm
叫聲﹕連續和高音的「cheee」聲
食糧﹕魚、蝦
出沒地﹕魚塘、溪流

灰喜鵲Asian Azure-winged Magpie
新移民聲如BB
原本生活在中國東北部,後被引進來港,只集中在米埔附近聚居。頭、嘴和腳黑色,上背淺灰色,最特別是擁有灰藍色的長尾巴。
屬性﹕留鳥
體長﹕約38cm
叫聲﹕有時像烏鴉,有時像嬰兒發出「吳耶」叫聲
食糧﹕昆蟲、果實
出沒地﹕樹林

看喙形 知行蹤
【明報專訊】若在書本裏或互聯網上看到一些有趣的雀鳥圖片,又想知道牠們在什麼地方出沒?只要留意牠的喙形便一清二楚。「雀鳥一出世,喙形已決定了牠們去哪一類『食肆』吃飯。」王學思說。從鳥喙形狀,我們可以推測該鳥愛吃什麼食物,由此推斷牠們會在什麼地方出沒,觀鳥自然事半功倍。

◆常態喙
啄蟲採果
最普通的喙形,中等長度,前端尖,可用來採集水果或啄食昆蟲。
例子﹕絲光椋鳥、紅耳鵯、鵲鴝
出沒地﹕廣闊原野、樹林

◆扁平喙
咬食植物
常見於鴨及雁類雀鳥,喙寬而扁,適用於咬植物。部分喙邊有鋸齒,可用來捕捉滑溜的魚。
例子﹕綠翅鴨、針尾鴨
出沒地﹕魚塘、濕地

◆匕首狀喙
捉魚防滑
大部分食魚的鳥,喙呈匕首狀,方便牠們捕捉水中的魚兒。部分雀鳥更有鹇狀嘴尖,以防魚兒從喙滑出。
例子﹕蒼鷺、鸕挱、普通翠鳥
出沒地﹕魚塘、濕地

◆錐形喙
咬開種子
短而粗的喙有助牠們咬開種子,上喙部分有一溝槽方便雀鳥用舌頭將種子抵住,然後用下喙把種子切割開。
例子﹕麻雀、斑文鳥
出沒地﹕公園、樹林、開闊原野

◆薄細尖喙
石縫捉蟲
食蟲的鳥喙薄而尖,可在樹皮下或石縫間啄食。一些在空中捕捉飛蟲的鳥,如雨燕,嘴裂較寬大。
例子﹕黑喉石吔、北灰鶲
出沒地﹕開闊原野

◆鹇狀喙
獵殺撕肉
猛禽類及小部分捕獵小動物的非猛禽類,牠們的喙呈鹇狀,可將獵物的肉撕破成小塊吞下,也會用喙擊殺獵物。
例子﹕麻鷹、蛇鵰、棕背伯勞
出沒地﹕任何生境

腳繫「身分證」 上網即查身世
【明報專訊】雀鳥也有身分證?你有否曾經看到一些鳥類腳上繫有顏色塑膠環或塑膠旗?市民其實可根據這些資料,知道雀鳥的來歷。

世界各地的鳥類研究人員為了研究候鳥行為,收集牠們遷徙時間、停留地點、身體狀等數據,也會用鳥類環誌、無線電或衛星追蹤方法。

金屬環刻編號 色旗示「國籍」
鳥類環誌主要分金屬環和色旗兩種。金屬環刻上號碼和研究機構名稱及地點,但金屬環細小,一般難以察覺當中資料。色旗則以顏色和位置分辨,主要用來追蹤水鳥。不同國家或地方會使用不同顏色及位置組合的色旗,從色旗組合我們可以得知雀鳥是在哪個地方被「環誌」。

色旗又分「足旗」(塑膠旗)和「腳環」(塑膠環),兩者都或會刻有英文字及數字,前者用於體型細小的水鳥,後者用於大型水鳥,如黑臉琵鷺。下次看到鳥腳上繫有色環或色旗時,可登上www.shorebird-network.net/leg-flags.html,查看該鳥曾經到過什麼地方。

記錄年齡性別 遷徙路線
由於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所以牠們遷徙過冬時,特別吸引鳥類研究者注意,不同國家地方也有用於黑臉琵鷺的不同色環組合,若發現黑臉琵鷺繫上腳環,登入www.bfsa.org.tw/tc/colorband/index.php?lang=,可得知牠們的歲數、性別或背後的故事。例如:台灣的T38,別名賜福,曾經受肉素桿菌感染獲救;香港的A39,是2008年在米埔吞入魚鹇及遭魚線纏繞獲救的幸運兒。

至於無線電或衛星追蹤,多用於較大型的候鳥,主要用於長距離及長時間遷徙而又難以在野外長期觀察的候鳥。

■我做得到
如市民發現雀鳥有以上標記,請把日期、地點、時間記錄下來,可以的話並附上相片,回報給香港觀鳥會,為研究小組提供資料。
電郵:hkbws@hkbws.org.hk

在香港,所有環誌研究員均須接受專業訓練,並取得漁護署的許可證。圖為量度鳥喙的厚度。

香港的色旗組合是上白下黃,市民如果在其他地方看到一隻水鳥右腳繫有這組合色旗,便知道牠曾經到過香港了。

觀鳥守則﹕忌騷擾 勿餌誘
1.不要試圖影響雀鳥行為,如驚嚇、驅趕或使用誘餌
2. 不要干擾鳥巢或周圍的植被,以免雀鳥棄巢或招來天敵襲擊
3. 少用閃光燈
4. 若發現雀鳥顯得不安,或有其他異常反應,便要馬上停止
5. 若發現有人干擾或傷害雀鳥,在安全情下宜勸止他們。如未能阻止,請拍照記錄,並向漁護署舉報
備註﹕犇竿洲路為單線雙程車路,沿路步行時要小心車輛。此外,觀鳥及拍照時請勿阻塞出入通道,不要亂闖村民私人地方。
資料來源:香港觀鳥會

基本裝備﹕望遠鏡8倍雙筒最好
【明報專訊】戶外觀鳥,望遠鏡是熱門器材,林傲麟說﹕「放大率8倍的雙筒望遠鏡是最佳選擇。不宜買超過10倍,太笨重,如沒有三腳架,難以穩定地觀鳥。」另外,避免購買鏡片帶紅色,聲稱有夜視功能的望遠鏡,這類望遠鏡會令雀鳥羽毛看起來「變色」。對觀鳥有濃厚興趣者,可考慮購買20至60倍的單筒望遠鏡。常用牌子包括Olympus、Zeiss、Swarovski、Leica等,雙筒望遠鏡由數百元至萬多元不等,單筒望遠鏡約二千多元起。


基本裝備﹕相機宜配250mm長鏡
【明報專訊】新款數碼相機都有高清拍片功能,近年許多觀鳥人士也喜歡使用相機代替望遠鏡觀鳥,以一部單鏡數碼反光相機,加一支長焦距鏡頭,「一機一鏡」,便可做到拍片、拍照和觀鳥。

林傲麟說﹕「相機牌子不拘,鏡頭宜有250mm或以上,這樣便不用走得太近也可拍到雀鳥。」觀鳥愛好者常用鏡頭是Canon和Nikon,鏡頭價錢千多元起。

小知識﹕定期洗澡 驅蟲護羽
【明報專訊】問﹕雀鳥也要洗澡?
答﹕羽毛對雀鳥飛行及保暖很重要,所以不論是大鳥小鳥也會定期護理羽毛。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洗澡」,目的是將舊羽毛甩掉及驅除身上的寄生蟲。根據牠們的居住生境亦可分為「濕洗」和「乾洗」兩種:乾洗的如麻雀,牠們會在沙地上扭來扭去;濕洗的如黑臉琵鷺,將半身浸於水裏,扭扭屁股,然後不斷拍翼。

有用資料﹕「香港觀鳥會」網站
【明報專訊】觀鳥會簡介,香港觀鳥熱點介紹,各地觀鳥團體連結,每月觀鳥活動行程等,部分觀鳥活動非會員也可免費參與
網址﹕www.hkbws.org.hk

探索鳥類——觀鳥入門及香港鳥類圖錄》
介紹鳥類及觀鳥知識,內容包括鳥類的身體結構、鳥類分類、觀鳥入門基本知識及香港鳥類圖錄,展示261種香港雀鳥及基本資料。 售價﹕$38

《生機處處——鳥類生活點滴》
透過相片介紹不同雀鳥的生活點滴,千姿百態——彩鷸爸爸是天生湊仔公?會踩高蹺的鳥?夏天也有冬候鳥? 售價﹕$5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