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0

火星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周四凌晨火星最接近地球 (10:38)
內地天文專家表示,1月至3月是觀看火星最佳時機,本周四凌晨3時是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刻。

中國著名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今日說,1月中旬到3月上旬是兩年多來觀看火星最佳時機,有興趣的公眾可以欣賞。

天文專家表示,1月28日凌晨3時,是兩年多以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刻,兩者之間的距離只有9900萬千米。

1月30日凌晨4時,火星、地球、太陽「三球一線」,此時叫做「火星衝日」。當晚8時許,舉頭向東方望去,一顆與眾不同的紅色亮星將出現在眼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漸漸上升,到了子夜時分升入正南方,到了黎明時分又從西南部天空落下。

天文專家提醒,肉眼觀看火星,只能見到一個小光點,無法看到圓面,最好使用天文望遠鏡,放大至40至100倍以上,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到火星的圓面,在南北極有白色的「極冠」,這是二氧化碳凍結的乾冰和水分凍結的水冰,在其他地方則充滿紅色的沙漠。

趙之珩說,火星在中國古代稱為「熒惑」,西方稱為「戰神」,體積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有著和地球相似的晝夜交替和四季循環,只不過每個季度的長度是地球的兩倍多。在大氣層上面也飄著白雲,但是不會下雨。火星每過687天環繞太陽公轉一圈,每過779天和地球接近一次。

(新華社)

prairie dogs土撥鼠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土撥鼠語言能力僅次人類

【明報專訊】北美土撥鼠(Prairie dogs)看起來與在地上跑來跑去的松鼠差不多,只不過吱吱叫聲比較響亮。但有新研究顯示,牠們是自然界使用「語言」溝通能力最佳的生物之一。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昨報道,研究這種囓齒類動物的生物學家發現,牠們用的語言,是動物王國中最先進複雜的其中一種,僅次於人類。

能形容顏色大小方向

北亞利桑那大學生物學家斯洛波奇柯夫(ConSlobodchikoff)教授發現,土撥鼠的叫聲中含有驚人的資訊量,牠們的語言能形容顏色、大小、前進的方向,甚至速度。他最先研究的是土撥鼠的警告叫聲,才發現牠們彼此溝通的能力。他發現,土撥鼠會利用特定叫聲來形容不同種類的掠奪者。

斯氏說,土撥鼠發出不同的叫聲,同伴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遇到野狼來襲,牠們的反應是跑到洞口並站起來觀察掠奪者動向。若是會挖洞的獾,土撥鼠的反應就是跑進洞穴躲起來以免被看到。他表示,土撥鼠每個叫聲都隱藏許多層的泛音,每個泛音都包含許多段信息,相當類似人類語言中的句子。電腦軟件將土撥鼠的聲音化為圖形,顯示每個叫聲中都有許多波形堆疊在一起,反映土撥鼠有能力發出有些細微不同的和聲,而這些聲音包含不同資訊。他表示,有證據證明土撥鼠隨覑生理逐漸成熟而學會不同的叫聲並滿足許多條件,令牠們的叫聲可以稱為語言。

中央社

25.1.10

全球暖化論?

氣候變化引發嚴重天災 被揭全無根據
聯國爆「天災門」 全球暖化論失據

2010年01月25日
【蘋果日報】科學家誇大全球暖化的醜聞,接二連三傳出,在「氣候門」和「冰川門」之後,又有「天災門」。繼被揭操控數據催谷全球暖化說法及信口開河指喜瑪拉雅山冰川 25年內消失後,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報告指氣候轉變引發更多更嚴重天災,再被揭沒證據支持,令質疑全球暖化論是個大騙局的人,更加振振有詞,讓地球失救。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在 2007年報告中,除了指喜瑪拉雅山冰川 25年內消失外,還聲稱「全球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失在 1970年代起急升」。報告的結論深入民心,連美國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月前也曾說:「更強力的風暴和水災,正威脅各大洲。」上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中,窮國要求排碳富國巨款補償,也是基於全球變暖令它們受更多天災打擊的說法。

但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現,報告得出氣候轉變引發更嚴重天災的結論,原來引用了未發表、未經同行評審的研究,而這份研究到 2008年正式發表時,作者已經修改結論,表明「我們未發現充足證據,證明全球氣溫上升與災難損失的統計關係」。
研究是由英國天災影響專家繆爾─伍德( Robert Muir-Wood)做的,目的是分析全球颶風、山火和水災等天災造成的損失每年平均增加 8%,是否跟全球暖化有關,抑或可用人口集中、基建發展等因素解釋。
結果研究發現, 1950至 2005年的損失數據,可完全用社會變遷解釋,但若縮窄看 1970至 2005年數據,有 2%損失年增長,似乎與全球氣溫上升有關。但他同時指出,後 35年天災損失特別多,差不多可用 2004和 2005年颶風反常地來得多和來得兇來解釋,而且美國受災拉高美元滙率,又自不然拉高損失額。
《星期日泰晤士報》指, IPCC的報告斷章取義只引用研究 1970至 2005年數據,當至少有兩名科學家審閱報告草稿時曾要求審慎處理氣候變化與天災損失關係時,又置若罔聞。而且,即使繆爾─伍德已修正結論, IPCC到上月哥本哈根會議前一直沒有澄清。這些都反映 IPCC報告胡亂來。

連番錯誤令減排難通過
東窗事發, IPCC副主席范伊佩爾塞勒才表示重審有關證據,可能撤回 2007年的說法,但他堅稱,雖然出了事端, IPCC的論證審核程序「仍很嚴謹和科學」。也有科學家為 IPCC報告辯護,指報告有 3,000頁長,綜合全球氣候科學研究結果,難免有一些錯誤。
《星期日泰晤士報》卻指出,此時頻爆氣候科學醜聞,政治上最來得不及時。哥本哈根會議只能通過弱協議,美國民主黨又剛失參議院超級多數地位,連番錯誤將令共和黨人有更多彈藥,阻止奧巴馬的減排方案通過,令地球失救。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氣候科學界連爆三醜聞

氣候門
去年 11月,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被黑客入侵電腦,網上公開科學家之間電郵通訊,被指顯示科學家在數據做手腳,以支持全球暖化是人為造成的說法。科學家指懷疑暖化派斷章取義,故意抹黑他們。

冰川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2007年第四份評估報告,指如地球暖化速度持續,喜瑪拉雅山冰川將在 2035年或之前消失,上周被揭原來是輾轉引用印度科學家哈斯南( Syed Hasnain)在雜誌電話訪問中說法,哈斯南承認那句話「純屬猜測」,冰川全融其實要 300年。 IPCC事後收回這說法。

天災門
IPCC在 2007年評估報告,指全球暖化令天災更多和更嚴重,天災造成損失加速增長,昨被揭原來是引用一個當時未發表研究,而且只引用有利的結果,作者 2008年發表已改口說沒有足夠證據, IPCC卻一直沒有澄清,被質疑後表示正重新審閱有關證據。

---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聯國氣候報告抄襲出錯
誤指喜馬拉雅山冰川早300年消失

【明報專訊】2007年奪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陷入威信危機。IPCC有關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的報告內容,被揭抄襲雜誌數據,內容出錯,IPCC印度裔主席帕沙里個人所領導的一個能源機構,更被指憑有關數據獲歐美逾500萬美元研究資助。帕沙里周末就事件認錯但拒絕辭職,同時強調外界不要因個別錯失而抹殺全球暖化威脅。

憑報告奪諾獎 被揭抄雜誌訪問

IPCC於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奪得和平獎,所憑的就是涉及今次風波的3000頁闡述7大洲氣候變化情報告。加拿大特倫特大學(Trent University)地理系教授科格利(Graham Cogley)上周指出,該報告一段關於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速度的段落,即「喜馬拉雅山冰川正以比其他冰川更快的速度融化,若維持現時速度,冰川很大機會在2035年前消失」,是抄襲自印度一份雜誌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1999年的訪問內容,沒足夠科學證據支持,不少科學家都認為這應在2350年才發生。

為向各國施壓 未核實數據照用

IPCC已承認,有關數據沒依足IPCC程序驗證,研究結果粗疏。英國右派《每日郵報》則稱,負責有關報告亞洲部分的科學家拉爾(Murari Lal)表示,早知有關數據並未核實,但因想向各國政府施壓,因此照用有關數據,「這關乎喜馬拉雅地區幾個國家的水源,我們希望透過強調有關數據,影響各國政府,鼓勵他們採取實質行動。這對喜馬拉雅地區很重要,因此我們認為應包括有關說法」。

主席認錯 強調大方向正確

IPCC主席帕沙里(Rajenda Pachauri)周末承認有關錯誤,並指出報告另外4個錯誤,包括錯稱喜馬拉雅山冰川總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以及搞錯部分冰川的融化速度等(見表)。不過帕沙里強調,報告的大方向沒錯,「理性的人看較宏觀的事,不會受個別錯誤影響。我沒打算辭職」。他表示勇於認錯只會提高IPCC的公信力,又稱不會向犯錯的報告作者追究。

然而有輿論質疑帕沙里有利益衝突問題,因為他在新德里領導的能源機構TERI,因為IPCC的相關報告,獲得歐盟及紐約卡內基基金逾500萬美元研究資助。

IPCC由全球逾2500名科學家組成,一向被視為氣候研究的權威。去年底IPCC一批科學家的電郵被黑客盜取,右派指控部分電郵顯示他們曾壓抑質疑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再加上今次風波,IPCC的威信無可避免受到打擊。不過科格利認為,今次雖發現IPCC報告出錯,但相信IPCC過去的氣候變化報告大致可靠。

每日郵報/衛報/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


IPCC得獎報告5謬誤

【明報專訊】●未經科學核實,把雜誌訪問內容當作研究成果,指喜馬拉雅山冰川很大機會在2035年前消失,但不少科學家認為冰川應在2350年左右才消失

●指喜馬拉雅山冰川現時總面積為50萬平方公里,但實際上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

●指現時有1.5萬座喜馬拉雅山冰川,但實際只有9000至1.2萬座

●指印度賓德爾冰川正以每年135.2米的速度融化,但實際是每年25.3米

●根據雜誌訪問內容,預計恆河、印度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會在不久將來變成季節性河流,這說法不妥


懷疑論者轟故意誇大暖化

【明報專訊】IPCC主席帕沙里拒絕辭職,惹來美國質疑暖化威脅論者群起攻擊,認為是故意「誇大暖化威脅」,目的是要逼美國等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多的發達國顯著減排。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高級助手米德(Walter Mead)在美國保守派雜誌《American Interest》專欄中揚言,事件屬「刑事案件」,指帕沙里若一早知道報告數據未有核實而批准照用,就要負上刑事責任。

保守派寫手促「刑事調查」

米德聲稱帕沙里應立即請辭,因報告內容不應有錯,即使只是長篇報告中的一個錯誤,已反映出有關人士無能及粗心。米德稱,正直的人會在這情下請辭,但沒廉恥的官僚不會。他稱環保人士應首先促請帕沙里下台,並要求徹查IPCC的無能及刑責,因為這是關注氣候暖化科學家及改革者「挽回公眾信心的唯一方法」。米德聲言印度已有人要求帕沙里下台,美國則需要戈爾來帶頭指控帕沙里。《星期日泰晤士報》作者克洛弗(Charles Clover)認為,今次事件來得不合時宜,因為這會減低美國總統奧巴馬減排議案通過的機會,對最近接連受挫的民主黨造成打擊。

American Interest/星期日泰晤士報


專家﹕勿因錯誤抹殺暖化真相

【明報專訊】自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的觀點在約20年前獲廣泛確認以來,不少懷疑論者及說客都極力駁斥,指暖化「無可能」是人為造成,他們一直等待機會,希望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承認估計出錯。這次「冰川門」(Glaciergate)事件終讓他們如願以償。但氣候專家警告,人們絕不能因一個錯誤而抹殺全球暖化真相。

《觀察家報》的科學及科技版編輯麥凱(Robin McKie)撰文,以「冰川門是大錯失,但掩飾的是懷疑論者」為題,為「人為暖化論」護航。他指出,這論點在「冰川門」前成立,往後亦將一樣,「冰川門」事件將令懷疑論者花更多精力去「挑骨頭」,去找更多類似錯誤。但麥凱強調,「冰川門」不是由全球暖化的懷疑論者提出,而是由科學家自己本身指出,事件顯示出科學家能夠自我監測。

「北極融化旱災蔓延足證暖化」

葛量洪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的政策總監沃德(Bob Ward)說:「我們應同時記得有大量證據,顯示暖化是真的以及是人為的……北極的冰架正融化,旱災正蔓延,過去10年中有9年為有紀錄以來最熱。只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可以解釋這(現象)。除非氣候變化的懷疑論者可以顯示出(暖化的)影響微不足道,否則很多理性的人都會認為我們要採取措施去避免災難在未來發生。」

觀察家報

aliens

Monday, 25 January 2010
Astronomers hopeful of detecting extra-terrestrial life
By Pallab Ghosh
Science correspondent, BBC News
The chance of discovering life on other worlds is greater than ever, according to Britain's leading astronomer.

Lord Rees, the 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and Astronomer Royal, said such a discovery would be a moment which would change humanity.

It would change our view of ourselves and our place in the cosmos, he said.

His comments come as scientists gather in London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o discuss the prospect of discovering extra-terrestrial life.

Scientists have been scanning the skies for radio broadcasts from intelligent life for 50 years, and so far they have only heard static.

But the chances of discovering life now were better than ever, Lord Rees said.

He said: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so tha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we can actually have the realistic hope of detecting planets no bigger than the earth orbiting other stars.

"(We'll be able to learn) whether they have continents and oceans, learning what type of atmosphere they have.

"Although it is a long shot to be able to learn more about any life of them, then it's tremendous progress to be able to get some sort of image of another planet, rather like the earth orbiting another star."

The recent deployment of space telescopes capable of detecting earth-like planets around distant stars now make it possible to focus the search.

"Were we to find life, even the simplest life, elsewhere that would clearly be one of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I suspect there could be life and intelligence out there in forms that we can't conceive.

"And there could, of course, be forms of intelligence beyond human capacity, beyond as much as we are beyond a chimpanzee," he added.


The possibility of alien life has provoked excitement for centuries

---

Aliens visiting Earth will be just like humans, scientist claims
Extra-terrestrials likely to possess human foibles such as greed, violence and a tendency to exploit others' resources, conference to be told


Alien visitors to Earth are likely to have human foibles, scientists think.

Governments should prepare for the worst if aliens visit Earth because beings from outer space are likely to be just like humans, a leading scientist is claiming. .

Extra-terrestrials might not only ­resemble us but have our foibles, such as greed, violence and a tendency to exploit others' resources, says Simon ­Conway Morris, professor of evolutionary ­paleobiology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while aliens could come in peace they are quite as likely to be searching for somewhere to live, and to help themselves to water, minerals and fuel, Conway Morris will tell a conference at the Royal Society, in London tomorrow.

His lecture is part of a two-day conference at which experts will discuss how we might detect life on distant planets and what that could mean for society. "Extra-terrestrials … won't be splodges of glue … they could be disturbingly like us, and that might not be a good thing – we don't have a great record."

The US space agency's search for alien life is based upon the mantra "follow the water", a strategy reflecting the fact that, on Earth, where there's water there's life. Recent missions have ­revealed ice on the noon and Mars.

Astronomers have detected more than 400 planets outside our solar system, some of which sit in the ­"Goldilocks zone" where the temperature is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for liquid water to form.

Conway Morris will argue that alien life is most likely to occur on a planet similar to our own, with organisms made from the same biochemicals.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will even shape alien life in a similar way, he added.

22.1.10

wildlife

The week in wildlife
From rescued raptors to earthquake pandas - the pick of this week's best flora and fauna images


Shanghai, China: A panda chews on a bamboo shoot in an enclosure at the Shanghai zoo. Ten giant pandas went on show at the zoo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week. The six females and four males were born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shortly after the area was hit by an earthquake in 2008 and were moved to their new home last month. The pandas will spend a year in Shanghai as part of the city's 2010 World Expo, which runs for six months from May


Gurgaon, India: A drongo bird on a wire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fog-enveloped trees. Severe cold conditions continue in most parts of northern India


Sapporo, Japan: Japanese macaques gather on a tyre for warmth at Sapporo Maruyama zoo

21.1.10

bushfires

In the line of fire: one year after the Australian bushfires
Last February, the worst bushfire in Australia's history killed 34 people in the tourist town of Marysville, north of Melbourne. Twelve months later, the survivors recall their desperate fight to save their homes and their friends…


A town in ruins: an aerial view of Marysville, population 406, which is 100km northeast of Melbourne. The town was completely destroyed.

chickpeas

Nigel Slater's flavours of the month
Chickpeas can be transformed with a lump of ginger, red chillies and lemon grass. So keep a treasure trove of aromatics in the fridge...

walk_fit

Walk yourself fit
Ahead of this weekend's free Walk Yourself Fit guides, diet and movement specialist Joanna Hall demonstrates her technique for walking your way to better health

火星

美「精神號」受困沙地 火星探測任務恐告終
(法新社)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14:05
(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慶祝火星探測器「精神號」(Spirit)服役長達六年,遠超過原先預估的3個月,但因精神號陷進火星沙地,其探測工作恐將劃下句點。

此重達180公斤的六輪探測器,去年4月在位於火星南半球本壘板高原(Home Plate Plateau)以西的特洛伊隕石坑邊緣陷進沙地。

截至目前,各種嘗試將它從沙地中脫困的方法都宣告失敗,最近一次是在去年11月,不但徒勞無功,且導致精神號的右後輪故障。其右前輪可能因電動馬達磨損,已於2006年損壞。

動彈不得的精神號,無法抖落太陽能板上逐日堆積的火星塵,使其無法充電。

NASA在官網上表示,除非風把灰塵吹走,或是以瞬間能量調整太陽能板的斜度以朝向太陽,否則精神號能獲得的陽光將日趨減少,可能無足夠能量來度過火星冬季。

Apple's tablet

Can Apple's tablet do it again?
Apple's latest product is the eagerly awaited 'tablet' electronic reader. But no one knows exactly what it will do, nor whether it can duplicate the runaway success of the earlier iPod or iPhone. So what might we expect? ...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平板電腦下周登場 蘋果攻電子書
與出版商合作 售價7800港元以下

【明報專訊】蘋果宣布將於下周三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產品發布會,稱會有「最新發明」展出,美國霍士電視台表示,已「肯定」萬眾期待的蘋果觸控式平板電腦(Tablet)將於當日面世,預料售價在7800港元以下。《華爾街日報》披露,蘋果將藉覑平板電腦伙拍出版商,全力進軍電子書市場,推動數碼書刊閱讀革命!

蘋果周一發出邀請函,邀請記者出席在當地時間下周三早上10時(香港時間下周四清晨2時)舉行的發布會,「來看看我們的最新創作」。蘋果公司一如既往故作神秘,但當日公布平板電腦的呼聲甚囂塵上。網站247WallSt.com的分析師麥金太爾(Douglas McIntyre)說:「如果會上沒有平板電腦的話,看覑(蘋果)股價跌10%吧!如果喬布斯沒有拿覑平板電腦現身,就會跌15%!」

料兼容iPhone 10萬應用程式

由於蘋果一向將產品資料保密,外界在公司正式公布前,只能猜測產品的規格。《華爾街日報》報道,這部彩色多媒體播放器熒幕將有10到11吋大,容許用家上網、聽歌、看電影或電視節目,同時可充當電子書及報紙閱讀器。報道指,蘋果平板電腦售價1000美元(約7800港元)以下,將在3月開始付運。外界相信,平板電腦將使用新的作業系統運作,但有可能兼容給iPhone使用的超過10萬個應用程式。

彩色熒幕挑戰Kindle電子書

蘋果平板電腦的出現,可能會對不少電子閱讀器構成直接競爭。《金融時報》報道,蘋果的平板電腦能讓用家看電子書和雜誌,但比亞馬遜Kindle和其他電子閱讀器優勝,因為它的熒幕並非黑白,並擁有觸控功能。

知情人士透露,出版商HarperCollins正與蘋果就出版電子書一事協商,這些電子書將供蘋果平板電腦使用。預計HarperCollins 將為電子書設定價格,蘋果將與書商瓜分收益。這些電子書料將附加一些功能,暫時未清楚蘋果會否成立新的電子書商店,還是沿用現有的iTunes商店來銷售電子書。

亞馬遜等業者現時的傳統電子書,最低售價只需9.99美元(約77.5港元),比印刷版本便宜。HarperCollins總裁默里上月曾表示,附加影片、作者訪談、社交軟件的升級版電子書,可以比現時電子書賣較高價錢,可賣14.99到19.99美元(約116到155港元)。

遊戲生產商盼分一杯羹

除電子書外,遊戲生產商亦想在平板電腦上分一杯羹。目前iPhone和iPod已開始挑戰手提遊戲機生產商如新力及任天堂的地位。現時外界最關注的,是平板電腦會如何連接上網,以及有何種娛樂方式。據報蘋果已和不少電視頻道商討用收取月費模式去播放節目。

霍士新聞指出,除了平板電腦,下周的蘋果發布會將有另外兩個焦點,包括新版蘋果iLife軟件,以及新的iPhone作業系統。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PcWorld/法新社


可帶動5行業變革

【明報專訊】著名科技博客Mashable估計,蘋果平板電腦不單會為消費者帶來驚喜,甚至可能為出版、醫療、娛樂、金融及電腦5個行業帶來變革﹕

■出版及傳媒
蘋果平板電腦將較電子閱讀器Kindle更適合用來看報章和教科書。有了它,你可隨時「攜帶」300本硬皮書和20份報紙,它將帶領所有印刷品進入數碼世界。

■醫療
iPhone手機可下載許多醫療軟件,若蘋果平板電腦也能運作這些軟件,相信也會被醫生採用作為救人工具之一。再者,平板電腦可取代手寫筆記板,存取數碼醫療記錄,令醫療數據更易搜尋。

■娛樂
平板電腦將令人們更方便地看電影和電視節目,電子遊戲商也可能因應平板電腦的輕觸功能,推出一些觸屏遊戲。

■金融
交易﹕平板電腦可顯示更多資料,功能遠較手機強。
銀行﹕平板電腦可讓銀行更有效地分享金融數據,甚至付款,大量文書工作將消失。

■電腦
使用平板電腦,可能只需在屏幕上劃動手勢便能輸入文字,取代鍵盤。


19.1.10

depression

Reading your way out of depression
I suspect you need a very individual prescription, but I know that Saul Bellow helped lead me out of a very dark time...

greenland

Greenland: the magnetic north in pictures
On a cruise up the wild and empty west coast of Greenland, Carol McDaid discovers high-rise icebergs and tiny Arctic communites


Qeqertarsuaq, Greenland. Wooden houses on the shore of Disko Bay, with growlers (icebergs less than five metres long) washed up on the beach


Qeqertarsuaq. A husky dog and her pup on the beach, and icebergs gathered offshore in Disko Bay. Qeqertasuaq used to be a whaling town, now it's a quiet hunting and fishing community and a great place to go hiking inland


A house on stilts at sunset in the village of Ukkusissat, which is named after the soapstone that has been mined near here by Inuit craftsman for centuries


Kangerlussua. Overlooking a glacier, the skull and antlers of a reindeer mark the spot of a recent reindeer hunt. In this harsh environment, where nothing much grows, anything that moves is fair game


One of the works in an exhibition on seals by class 9 of Edvard Kruse school, Uummannaq

Bergs and brutal beauty in Greenland's magnetic north

You don't have to be a rugged polar explorer to discover Greenland's raw beauty and remote communities...

uk waters

Living Seas: Britain's marine life
Living Seas, the Wildlife Trust's protection plan for the UK marine environment – in which wildlife thrives from the ocean depths to coastal shallows – is launched at the House of Commons today

glaciers

UN climate scientists review Himalayan glaciers claim
The UN's panel of climate scientists will review the disputed claim that Himalayan glaciers could melt entirely by 2035


The Imja glacier in Nepal (1950s top, 2007 bottom) is retreating at an average rate of 74 metres a year as the Imja lake grows.

15.1.10

snow

In Pictures: UK 'deep freeze' spreads

考起父母十大難題

考起父母十大難題
英網上調查 「電如何產生」居首
文章日期:2010年1月11日
【明報專訊】為人父母,你可能經常為子女各種古靈精怪的問題而感到頭痛,不知如何回答。英國一項網上調查發現,子女把父母問得「口啞啞」的問題,多是一些科普或自然知識,如「天空為什麼是藍的」、「海水為什麼是鹹的」,最令父母為難的問題,則是﹕「電是如何產生的?」

調查是為了宣傳英國一個名為《小孩知道什麼》(What Do Kids Know)的電視遊戲節目而進行。根據調查結果,家長碰到的三大最難解答問題是「電如何產生」、「黑洞是什麼」及「什麼是無限」。調查發現,當遇到這些難題時,多達56%家長會到互聯網找答案,9%會帶小朋友到圖書館看看有什麼書可以解答。四成家長說,當不知道答案時會感到慚愧,63%會胡扯一番來應付孩子的連番追問,一成家長承認因為不想「太尷尬」而虛構答案。

逾半家長上網求救

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小孩知道什麼》節目總監莫爾頓(Paul Moreton)說:「看到家長如何處理小朋友給他們的難題,以及我們有多少人會掩飾而不是面對現實,實在有趣。」英國《每日郵報》則找來一群專家,為小孩難倒家長的一大堆問題提供簡單答案,以下為其中十大難題的解答。

(1)電如何產生?

你無法看到令電視出現影像與令電燈發光的電,因為它們是由被稱為「電子」的細小物質產生,「電子」是如此的小,即使你變成小不點也看不見。我們可以用小型發電機產生電力,當你用磁石在一圈電線旁邊轉動時,電線中的電子就會移動而產生電力。若我們把燈泡接到電線時,燈泡就會亮起。但若要令人人都夠電用,我們便要用很大的發電機。

(2)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太空中一個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離的區域。黑洞的引力強得連光也無法逃脫。所謂引力,即將物件互相拉在一起的力量,地球繞覑太陽旋轉而非拋出太空,我們站在地球表面,都是由於引力。正是由於光也被吸到黑洞裏,因此黑洞不能發光,看上去黑漆漆一片。

(3)「無限」是什麼?

有人說「無限」是世界上最大的數字,但事實上,「無限」並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概念,指沒有限制、沒有盡頭。到底太空是不是無限大,它會不會在一些地方有盡頭?我們仍未知道。去年一艘太空船就為此升空尋找答案。

(4)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陽光混合了所有彩虹的顏色。當陽光由太陽傳來地球,需要穿過大氣層。陽光撞到空氣的細小粒子後向各種方向反彈,由於陽光的藍色部分比其他顏色更易反彈及散佈於天空中(散射),因此當我們抬頭看時,天空看上去都是藍色。

(5)為什麼會有閏年?

儘管你會覺得地球靜止不動,但其實它是圍繞太陽在一條軌道上運行。地球每運行一圈就是一年,地球同時會自轉,轉一次我們就稱為一天。地球每圍繞太陽轉一次是365又四分之一天。這令人們每年計算歷法時就多出四分之一天,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於是每4年就將一天定為閏日,以調整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正確情况。

(6)鳥是怎樣飛的?

鳥類在飛行上比起人類有多方面優勢,牠們身體上所有部分都非常輕巧。我們的骨架又厚又重,但鳥類的骨架卻是中空,令牠們又瘦又輕。牠們沒有牙齒,並有覑非常輕的羽毛。牠們有比身體大得多的翼,並由大組肌肉帶動。若你的肩膀也有像鳥類一樣大的肌肉,它們大概和你的頭一樣寬。牠們強有力的翼幫牠們升到空中,牠們拍翼拍得愈快,就飛得愈快。

(7)為什麼切洋裢令人流淚?

當人們切洋裢時,它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若這些物質觸及你的眼睛,會產生一種酸液,令你眼睛刺痛。當眼睛刺痛時就會產生眼淚,畄走這些刺痛的化學物質,紓緩痛楚。

(8)風從哪裏來?

你有沒有發現,當街外很冷、家中很暖和的時候,一打開門家中的暖空氣就流走得很快,令你感到很冷?風就有點像這樣。當來自溫暖國家的空氣北上,遇到冷空氣時,暖空氣就衝撞冷空氣,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稱之為風。若一股非常暖的空氣和非常冷的空氣相遇,空氣就流動得非常快,產生強風。

(9)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海水之所以是鹹的,是因為河流將鹽和很多其他地面礦物質都畄到海裏去。鹽的另一個來源是海脇。當太陽令海水蒸發變為雲時,鹽及其他礦物質留在海底了。因此海比河流和湖鹹。儘管海上有下雨,但這不足以稀釋鹽分。

明報親子
(10)世界有多大?

如果你在赤道掘一個洞,經過地球中心從另一面穿出,這大概長12,756公里,它被稱為赤道直徑。地球有多大,大概可以用太陽來比較。太陽的直徑為地球的100倍。因此你需要將100個地球排起來,才可以在太陽的中心連成一線。

13.1.10

螢火蟲

調查﹕16種螢火蟲棲港
港光污染嚴重 恐失生存機會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明報專訊】香港昆蟲學會一項兩年調查發現,原來香港有16種螢火蟲,較文獻記錄的4種急升3倍,其中一種是香港首次發現的鋸角雪螢,更是中國大陸新紀錄。然而學會調查時發現,本港城市或路邊街燈的強光,會滋擾依賴螢光溝通及交配的螢火蟲,令生命本已短暫的螢火蟲失去生存機會。

鋸角雪螢 中國大陸首見

由於缺乏研究,以往本地文獻顯示香港只有4種螢火蟲,香港昆蟲學會過去兩年共進行了30次調查,發現大量新紀錄。饒戈表示,調查仍未覆蓋全港,有理由相信本地螢火蟲種類應逾20種,佔全中國已知品種約五分一。

調查發現的螢火蟲中,以鋸角雪螢較珍貴,該種螢火蟲過去只在台灣有紀錄,在寒冬才會出現,可於海拔1000至3000米的高地找到。由於本港的鋸角雪螢數量不多,昆蟲學會未有透露準確的出沒地點,只表示在新界中部發現。

螢火蟲拖著發光的尾部,在黑夜中飛舞,以「光影塗鴉(light painting)」方式勾勒出一幅幅圖畫。饒戈說,綠光其實是雄性螢火蟲的求愛信號,等候雌蟲回應,然後交配。每種螢火蟲發光的色溫及頻率不同,在黑夜也不會誤認其他品種為求偶對象。

古人車胤「囊螢夜讀」,採集螢火蟲在夜間照明讀書,但饒戈指出,在漆黑之中螢火蟲雖然耀眼,但亮度卻非常低,該會過去兩年調查期間,曾多次因市區及路邊街燈強光蓋過螢火蟲的光芒無功而回,例如新娘潭的路燈,擔心光污染愈來愈嚴重,會影響螢火蟲交配,由於本地研究處於起步,暫未知螢火蟲的數量會否因光污染而減少。他說,香港可仿效台灣,為街燈加設遮光罩,令燈光集中投射到道路,以免向周圍散射,不但可增加觀賞螢火蟲的樂趣,亦有助保育這種昆蟲。

發光效率勝LED 助研環保燈
【明報專訊】香港昆蟲學會會長饒戈說,螢火蟲發光的尾部,是最有效率的發光體,發光位置不會發熱,消耗燃料效率較發光二極管(LED)更高,一點燃料也不會浪費,成為科學家研究對象,以研製更環保的照明系統。

螢火蟲尾部藏有「螢光素」及「酶」,兩種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因而發光。螢火蟲在黑夜雖然耀眼,但其實亮度非常低,饒戈呼籲市民晚上到郊外觀賞螢火蟲的時候,不應捕捉採集,因為不能供照明用途,加上螢火蟲甚短命,得物亦無所用。

螢火蟲一生絕大部分時間為幼蟲及蛹狀態,均會發光,會飛的大多是雄性,當牠們破蛹而出,便會抓緊機會交配,以完成使命,然後死去。螢火蟲是肉食昆蟲,最喜愛進食蝸牛及蚯蚓,成蟲則不會進食任何東西。


香港昆蟲學會於去年12月在港發現的「鋸角雪螢」,是中國大陸的新紀錄。這種螢火蟲在寒冬出現,背面顏色淺淡,因而得名。(香港昆蟲學會提供)


螢火蟲一生都會發光,連結蛹時也不例外。圖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常見的雙色垂鬚螢的幼蟲。(香港昆蟲學會提供)


每年11月均會在全港各區出現的橙螢,過去竟然沒有任何記錄,香港昆蟲學會過去兩年的調查填補了這片空白。圖上為有翅雄螢,下為無翅雌螢。(香港昆蟲學會提供)

How the big freeze has brought some unusual visitors
All sorts of unusual visitors are turning up in British gardens, to the delight of wildlife-watchers


A fieldfare in Dorset. The bird migrates from Scandinavia to the UK in autumn and lives in hedgerows and fields, but the cold spell has, unusually, enouraged them in to gardens in the hunt for food.

冰河期開始?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專家﹕迷你冰河期開始
以海水溫度循環 解釋北半球暴風雪

【明報專訊】地球在變冷?有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做出分析,認為近日全球各地異常的暴風雪現象,其實是一段或將持續20至30年的「迷你冰河期」的開端。一些持這觀點的科學家並不否定溫室效應,但他們相信,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及地球自然變化,其他專家質疑這一說法,認為暴風雪是由「北極震盪」現象造成。

測量海底900米海水溫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專家拉提夫(Mojib Latif),是「迷你冰河期」主要提倡者之一。他發明了測量海面以下900米海水溫度(海水的冷暖周期從這個深度的海水開始)的新方法,預測海水正進入新的冷周期。

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大部分地區近期出現幾十年來最低溫,科學家普遍歸因於「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

拉提夫認同這一解釋,但認為它與更長期的氣候改變現象,即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數十年震盪」(multi-decadal oscillations,MDOs)有關。以歐洲為例,造成當前低溫的關鍵因素是,北大西洋中部的海水溫度,比地球還在暖化時的平均溫度要低上幾度。

目前主流觀念認為,氣候暖化令北極冰層融化,有專家更警告,到2013年,北極圈夏季將完全無冰。但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數據顯示,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從2007年起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里,增幅高達26%。

海水冷周期 料維持20年

拉提夫說,全球1980到2000年的暖化,「可能有多達五成」是受海水暖周期影響,「 現在海水進入冷周期,因此像今年冬天這麼冷的天氣,往後會更常出現,夏天也可能涼爽些,這樣的氣候可能維持20年以上。」

威斯康辛大學大氣科學組負責人措尼斯(Anastasios Tsonis)相信,MDOs不僅局限於北半球,而是在全球範圍內皆有。他回顧了20世紀的氣溫變化,指出1915至1940年間是強「溫暖期」,氣溫顯著上升;1940年代到1970年代末,儘管溫室氣體排放量在上升,但全球氣溫卻在下降;1980年以後再轉為溫暖期,氣候暖化,「我們現在又迎來了變化,可以預期得到,接下來20至30年將出現寒冷天氣。」

「氣候暖化會被自然規律平衡」

措尼斯與拉提夫均非「溫室效應否定者」,但他們的理論卻對「人類活動造成氣候暖化」的主流觀念帶來挑戰。

措尼斯說﹕「我不相信災難論,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暖化會被自然循環規律所平衡……人們指摘我想要摧眦氣候,但我只對追求真相有興趣。」他斷言,MDOs現象在來來將繼續左右全球氣候變化。

每日郵報

北極氣壓高 冷空氣南下

【明報專訊】「迷你冰河期」是否成立仍有待驗證,台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對這一說法表示質疑。他指出,最近的大風雪現象,學界普遍認為是「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的「負相位」所造成,也就是北極的低溫南下,使中高緯度地區空氣變冷,造成歐洲、美洲等地的大風雪。

所謂「北極震盪」是指,北極上空有一個低氣壓,氣流成順時針轉動,一旦環流變強,就會擋住北極的冷空氣,令北半球出現暖冬,稱為「正相位」。但如今剛好處於環流變弱,冷空氣向外擴散,導致北半球特別冷。專家說,自去年12月10日起,北極的環流強度是60年來最弱的一次。

北極震盪每10年一次

「北極震盪」大約每10年發生一次,但可預報度很低。許多科學家相信,它只屬短暫不正常的干擾現象,沒有改變全球暖化的趨勢。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暖化是風雪冰封北半球的元兇。他們指出,全球氣候大冷大熱,主要就是由於地球暖化削弱了大氣及洋流的調節溫度功能。

中央社/紐約時報

全球邁入迷你冰河時期?
(明報)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23:15

全球知名氣候科學家指出,橫掃北半球的寒冬,是地球正邁入一段可能歷時20、30年低溫的「迷你冰河時期」之始。

科學家提出,近日影響大半個北半球的嚴冬,可能只是全球天氣變冷趨勢的開端而已,而且這個趨勢有可能持續20至30年之久,形成一個「迷你冰河期」。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氣候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做出分析,發現地球可能已經進入「迷你冰河期」。

資料顯示,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從2007年起增加了105萬9300多平方公里,增加幅度高達26﹪,與前陣子部份科學家主張的2013年北極夏季無冰的暖化說完全相反。

這些氣候科學家說,從1980年到2000年,還有20世紀初期的地球暖化,主要成因恐非人類,而是海洋的冷暖循環,到了現在不過是這個循環又再度逆轉,如此則全球暖化將暫停,氣候會開始變得比較冷。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這類說詞不以為然,他們稱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氣溫出現幾十年來最低溫,只是不正常的干擾,是短暫現象,全球暖化的趨勢沒有改變。

台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今天說,最近美洲、歐洲與中國的大風雪,肇因「北極振盪」,與迷你冰河時期沒有關係。

劉紹臣表示,最近的大風雪現象,學界普遍認為是「北極振盪」的負相位所造成,也就是北極低溫南下,使中高緯度地區空氣變冷,造成歐洲、美洲等地的大風雪;儘管北極振盪原因仍不清楚,但學界對北極振盪有100年的觀測,是最被接受的說法。

(綜合)



9.1.10

birds

Act now to save our birds
Birds have always been endowed with symbolic portent – from Chekhov to Hitchcock to Twitter. We ignore their decline at our peril. There are glimmers of hope, but only if we act now...


Red-crowned cranes in winter.

8.1.10

人類

五十年後﹕全球人類同根生
(明報)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過往教科書說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因為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北京猿人的化石,那些化石有幾十萬年歷史。可是最近歷史給推翻了。原來,全球65億人的祖先都是東非人,而不是北京人、爪哇人或尼安德特人。早於2000年,聯合國的人類基因圖譜研究專責小組已得出這個結論,小組成員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等的專家。他們追蹤了人類的族譜,發現基因圖譜源於東非,而第一位擁有人類基因組的母親身上的粒線體,就稱為「粒線體夏娃」,其粒線體 DNA存在於現時任何一個人的體內,是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

2006年3月份的《國家地理雜誌》也清楚交代了這個結論,它還有一幅彩圖顯示東非人的遷移過程。這份資料最容易消化。它甚至交代了人類最早離開東非時的DNA結構,以及他們成為歐亞人及後來的南美洲人時的DNA結構都清楚排列出來。人類歷史共25萬年,多年來共計800億人口。在最初的15萬年人類都在東非,繁衍出1萬人。然後人口開始沿尼羅河河谷向北擴散,在10萬年前走到紅海邊緣,開始分支,一支沿印度洋海岸走到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和澳洲;澳洲土著身上仍清楚記錄著5萬年前人類的DNA結構。

當中有一些人在到達印度後,又折返到歐洲,成了另一分支。歐洲本身又有尼安德特人,這些人可能是源於東非人北行的一個分支,但後來全部滅絕。而從印度折返的人,則是第二批來到歐洲的人。至於這兩批人是否曾經相遇甚至交配,暫時沒有證據,也有人揣測尼安德特人可能被第二批來到的人全部吃掉。

抵達紅海的東非人還有另一支線走到以色列和伊拉克聚居,然後又再東行,5萬年前走到中國北面,成為了我們的祖先。直到秦朝,他們開始向南擴展,遇到所謂「南蠻」,即是早期走到東南亞的分支。這兩批人構成了中華民族。中國北面的人部分越過了西伯利亞,一直向伯令海、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走,沿著美洲的西海岸向下走到智利,那大概是1.2萬到1.6萬年前。從那時起,人類遍佈全球:在非洲、在歐亞大陸、在中南美洲。

隨著人類遷移的路線,學者同時發現豬、牛、羊、馬的DNA在同步散佈,可見人類一直豢養著這些動物,並把牠們帶到世界各地。直至5000年前,全球人口仍然很少;到最近300年,人口才直線上升。同時,學者也肯定了達爾文定律,遷徙到各地的人類,因為環境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特徵。例如熱帶地方的人,多數鼻樑矮鼻孔大,便於在熱帶呼吸;而到北方,多數人的鼻樑高鼻道長,因為假如冷空氣太快吸進體內,有損身體。

中國不再標榜比別民族優秀

到今天,東非人是始祖這個結論還沒異議,而世界不少著名大學更已將之納入課本內。宋朝學者張載說「民胞物與」,指全人類都是同胞,確是所言非虛。今天我們又何必計較對方屬於什麼民族?大家只是先祖遷移的方向不同、定居的地點不同罷了。有時我在報章上看到非法在港找工作的南亞裔人士被鎖上,一個接一個排著隊,我很不喜歡,那些其實是我們的親人,可否給他們一點尊嚴?回想百多年前,中國人「賣豬仔」到外國,也是給人鎖著,我們也不開心,己所不欲,何以施於人呢?反觀近年中國政府再沒提出種族主義的看法,不會再標榜中國人比別人優秀,這些種族優秀論以往不知曾引發多少場戰爭,現在我們是進步了,令人稍感欣慰。

本文摘自由葉國華主持的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五十年後》。節目將於明天(1月9日)下午2時至3時在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節目重溫可瀏覽港台網站﹕http://www.rthk.org.hk。

7.1.10

snow

A brief history of snow
Britain's recent cold snap is nothing on the 16th century's Little Ice Age, or even New York's notorious 1888 blizzard, but we could learn a lot from past snow 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