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10

類太陽系星系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明報專訊】科學家最近在距離太陽系127光年外,發現一個擁有5至7顆行星的星系,規模僅次於擁有8顆行星的太陽系,其最小的一顆行星質量相信近似地球,有望成為迄今太陽系外發現的最小行星。

位距太陽系127光年外

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員指出,今次發現的類太陽系星系位於127光年外的水蛇座,主星為編號HD10180的恆星。研究人員在過去6年透過歐洲南方天文台設於智利的光譜儀,分析HD10180所受的引力影響,計算出它擁有多達7顆行星,其中5顆行星擁有岩石核心,表面卻由厚厚的氫氣或氦氣覆蓋,質量近似海王星(地球質量13至25倍)。

由於行星的光線會被恆星掩蓋,因此無法直接觀察,須透過計算引力確認它們的存在,但這一方法卻較難找出質量較小的行星。科學家估計,HD10180 另外兩顆行星中,其中一顆的質量近似土星(地球質量65倍),另一顆質量約為地球1.4倍,由於其位置最接近恆星,公轉一周相當於地球大約一日。

過往發現的恒星通常只有兩三顆行星圍繞覑旋轉。美國卡內基科學中心研究員博斯(Alan Boss)說:「找到這個類太陽系星系,顯示它們其實為數不少。」科學家在1990年代才找到首個太陽系外行星,之後陸續找到超過450個,它們的質量大多近似木星或土星這類巨大氣體行星,鮮有發現質量類似地球的星體。

美聯社

科學家在距太陽系127光年外,發現一個類太陽系星系,其主星為編號HD 10180的恆星,它擁有多達7顆行星。圖為HD 10180的大特寫。

畫家筆下環繞HD 10180的行星系統。

24.8.10

aliens

Alien life – but not as we know it
Don't be fooled by Hollywood aliens: any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we encounter is likely to be artificial, not biological

ET – Hollywood's most famous alien – is a distinctly anthropomorphic character.

Nine out of 10 Hollywood aliens look like us.

Oh, sure, they might be short, big-eyed and hairless – decked out in skin smoother than gourmet prosciutto. But really, these creatures from afar are usually so anthropomorphic (aside from their grey complexions), they could pass for hominid relatives, freshly flushed from some cryptic, jungle habitat.

You should expect that from movie-makers. After all, the alien characters in films should be "readable". The audience needs to look at their faces (note that they have faces) and instantly judge whether these beings are happy, hungry or homicidal.

Subconsciously, the researchers who look for sentience beyond Earth in the effort known as Seti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make a similar mental picture of their quarry. The idea of Seti is to use large antennas to possibly eavesdrop on radio transmissions from technically competent aliens. Its practitioners don't really insist that the guys behind the microphone be either gray or glabrous, but they do – implicitly – assume that they've evolved on a world that, like Earth, is wrapped in oceans and an atmosphere. In other words, that the aliens are biological.

So Seti experiments often train their radio ears on star systems that seem most likely to host earth-like worlds.

That sounds both plausible and responsible. Sure, you could protest that alien life doesn't have to be life as we know it, a pleasant observation that's hard to refute. But it's also silly to throw out the one bit of information we have in the matter; namely, that intelligence has successfully emerged on an ocean-covered planet with a thick atmosphere.

Still, there's something to be learned by considering not just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our planet, but its short-term future. We are now building digital devices that can process information at blistering speeds. Our computers double in capability on timescales of only a few years. It's hardly outrageous to believe that we will successfully develop thinking machines within a handful of decades, or at most a century or two.

If that happens, these artificial sentients will quickly leave us behind. Unburdened from the slow and aimless process of Darwinian evolution, the machines will self-improve, and will do so in short order.

They might leave us behind in a literal sense, as well. While human space travel is daunting, machines – with their indefinitely long lifetimes – could travel the galaxy. It might make little difference to them that bridging the distance from one star to the next could tak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r more.

But where would they go? That's like asking a trilobite to speculate on the lifestyles of humans. Obviously, we can say little, except this: heavy-duty computing takes plenty of power. The most attractive habitats for synthetic sentience might be the vicinities of exceptional sources of energy – for example black holes, or even the neighbourhoods of large stars, which routinely boil off the energy of ten thousand suns. These are the destinations they may seek.

It comes down to this: if any species reaches the point of inventing radio, it is only a handful of centuries from inventing its intellectual successors. Biological intelligence is merely a short stepping stone on the path to the prodigious talents of machines. Consequently, the majority of the intelligence in the universe could well b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 while it's certainly reasonable to continue to train our telescopes on cosmic locales where biology might thrive, it seems prudent to spend at least some time examining places that only a machine could love.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專家指脫「生物」階段
外星人變「思考機器」
【明報專訊】美國科學家近半世紀以來一直追尋地球以外的含生物星體,始終徒勞無功。他們估計,人類用已知的生物定義來尋找外星人,可能根本找錯方向,外星人或已脫離「生物」階段,變成「思考機器」,尋找外星人應集中於「人工智能體」。

建議集中找人工智能體

美國「地球外智能生物尋求計劃」(SETI)的天文學家蕭斯塔克(Seth Shostak)指,科學家一直搜尋由其他星球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以證實外太空是否有類似人類的高智慧生物存在。若有高智慧生物存在,牠們開發無線電技術後幾百年,就可能發展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科技,逐步被人工智能體取代。牠們很可能早已凌駕了生物的框架,變成會思考的機器。因此尋找外星人應集中於人工智能體,而非生命體。

蕭斯塔克指,人工智能外星「生物」可能會向有原料和能量的地方移動,因為思考機器需要大量能量,在新誕生的熾熱星體或星系中心地帶有可能發現牠們的存在。

英國廣播公司

21.8.10

月球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NASA:月球正縮小
【明報專訊】閒時抬頭看月亮,有否察覺它愈來愈小?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最近拍下月球的高清照片,科學家經分析後,發現月球內部溫度下降,令這個星球正以極慢的速度收縮,但他們強調,月球不會消失。

14處新陡坡分佈表面

LRO最近拍下的圖片顯示,月球表面高地出現14處葉狀的陡坡或峭壁,稱為「瓣狀陡坡」( lobate scarps)。美國阿波羅飛船於1970年代在月球赤道附近首次發現「瓣狀陡坡」,它們是月球內部的熔岩狀構造在很久以前冷卻,導致表面收縮起褶而形成的。最新發現的14處「瓣狀陡坡」,分佈在整個月球表面,並非只限於赤道附近。

科學家認為,陡坡是月球縮小時脆弱的地殼破裂造成,當一部分地殼壓迫另一部分時,就會產生斷層,斷層將月球表面的一部分推高,形成陡坡。水星是典型代表,由收縮造成的陡坡可延伸數百公里長,高逾900多米。但月球上的陡坡遠遠比水星小,最新發現的陡坡約10米高,長數公里。

撰寫有關研究的美國史密森尼學會沃特斯(Thomas Watters)博士稱,這些月球裂痕相對「年輕」,顯示月球「最近」仍在活動,內部溫度下降。他指出,相比起在45億年前形成的月球,所謂「最近」,可能是指10億年前,但部分裂痕可能在更近的時間才出現,意味月球現今仍在收縮。

10億年間半徑減100米

研究人員根據陡坡的大小推斷,月球半徑在10億年間收縮了100米,天文愛好者不可能單靠肉眼看出其體積的變化。沃特斯強調,月球不會消失,其體積縮小也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

科學家過往長期相信,月球在構造上一成不變。NASA首席月球科學家沃戈(Michael Wargo)說:「這已不再是你祖父時代的月球了。我們要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談論月球,本以為它是死的,不變的,現在卻發現這種活力。」

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美聯社

20.8.10

生薑

20100522
生薑防乙肝變癌
不減男性生殖力 研究登期刊封面
【明報專訊】煮餸必備的生薑,竟蘊含抗肝癌新藥希望!台灣學者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研究,首次實證生薑所含的「薑黃素衍生物」,可分解肝細胞的男性荷爾蒙,從而防止乙型肝炎轉化成肝癌,但不會減低男性荷爾蒙濃度,削弱性慾或生殖功能,此項突破研究成果備受國際關注,更成為該期刊的封面故事。

控制男性荷爾蒙

負責有關研究的台灣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張傳祥,前日在美國醫學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出當日同步召開記者會,介紹他們的研究重點。據當地傳媒報道,張氏的研究隊伍分析流行病學統計,發現患有乙型肝炎的男性,較乙肝女性更易演變成肝癌,其後透過動物實驗首次證實,當中關鍵原來是男性荷爾蒙受體,因它扮演着調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複製,誘發形成肝癌細胞的角色。

換言之,若控制男性荷爾蒙受體,便可抑制乙肝演變成癌症。研究人員其後從生薑分離出來的薑黃素,改造成ASC-J9化合物,向患有肝癌的實驗老鼠連續餵食45天,結果顯示,老鼠體內的肝癌細胞數量減少一半以上,腫瘤體積縮小六至七成。

張傳祥解釋,背後原理是因為ASC-J9化合物能分解和減少肝細胞的男性荷爾蒙,但不會降低血清中男性荷爾蒙濃度,不會影響腦部和睾丸的男性荷爾蒙分泌。

研究人員已利用ASC-J9進行暗瘡、禿頭、前列腺癌、肝癌和膀胱癌等治療研究,相信這是抗癌新藥的新發展方向。

港56萬慢性乙肝帶毒者

現時沒有藥物能完全根治乙型肝炎,主要治療是靠服藥減慢或停止乙型肝炎病毒繁殖,從而減低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乙肝在華南地區很普遍。據亞洲肝炎會資料顯示,香港約有8%人口,即56萬名慢性乙型肝炎帶病毒者,其中約有25%因肝硬化及肝癌死亡。

在台灣當地,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列當地十大死因的第六位,在男性癌症患者中,肝癌更屬頭號殺手。

---

日吃兩克生薑 紓緩肌肉疼痛
【明報專訊】生薑在中醫學上的驅風、散熱、溫胃、止嘔功效,早已廣被認知,美國研究更證實,每日吃兩克生薑,能有效紓緩肌肉疼痛,將運動後肌肉痠痛減輕25%,但值得留意的是,若將薑塊加熱會失去此效用。

減輕運動後痠痛

科學界早已得悉,生薑所含的化學物質,功效跟布洛芬(ibuprofen)、阿士匹靈(aspirin)等非類固醇消炎藥相似,老鼠實驗亦證實生薑有消炎功能。為了解生薑能否紓緩人類肌肉疼痛,美國喬治亞大學邀來74名自願者,其中34人每天吃含有2克生薑或曾加熱處理的薑的膠囊,其餘40人每天服用不含薑的安慰劑膠囊,兩組人連續服用11天。

與此同時,研究員要求他們在研究第8日舉重,令臂肌中度勞損,而在這次運動的前3日和後3天,估評他們的手臂功能、發炎和疼痛,以及感覺疼痛的化學物水平。研究顯示,每日服生薑可消除25%運動痛楚,但「熱薑」卻無此效。

研究指加熱失功效

不過,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提醒市民,若本身屬「熱底」,並不適宜以生薑作食療,否則只會火上加油。

11.8.10

移民太空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霍金﹕200年內不移民外星 人類將滅亡
【明報專訊】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用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次語出驚人,稱人類如果想繼續存活,需要在200年內移民外星,否則將會滅亡。

指大危機發生頻率將增加

霍金說:「我看到人類的大危機。過去已經有數次人類存亡只是一瞬間的問題。1963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正是其一……這種情發生的頻率,在未來很可能會增加。我們應該非常小心去作出決定和判斷,令它們迎刃而解……但我也很樂觀。如果我們可以在未來兩個世紀避免災難,我們這物種在散播到太空後應該安全。」

今年較早時,霍金曾警告人類要小心和太空中的外星生物接觸,因為我們不能確定牠們是否友善。他在最新訪談中說:「如果我們是銀河系中的唯一智慧物種,我們要肯定可以生存下去。」他直言,「人類已經步入愈來愈危險的時期……我們的人口以及使用地球有限資源的程度,正隨覑我們的科技幾何級數上升,令環境變得愈來愈糟」。

「人類基因中似乎帶有的『自私貪婪』基因,在過去來說,這對生存是優點。但在未來100年要避免災難,都已經非常困難,更遑論是1000或者100 萬年……要長遠都可以生存,就不能留在地球,而是擴散到太空去。我們在過去100年作出了值得紀念的進步,但如果我們要在未來100年都繼續,我們的未來就是在太空中。」他表示因此他支持人類太空航行。霍金過去曾稱,相信人類終有一天將可研發出時光機,但時光機只可以往前,不能回到過去。

現有飛行器 赴合適星球需花5萬年

直到目前為止,人類的科技只能發展出以光速千分之一來在太空航行。這代表如果人類使用在阿波羅登月任務中的化學燃料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星球,最少要花上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每日郵報

8.8.10

北極冰川崩裂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北極地區發生近半世紀以來最大冰川崩裂事件。美國專家發現,一塊260平方公里(約3個香港島面積)的超大冰塊,從格陵蘭島兩大冰川之一的彼得曼冰川(Petermann Glacier)脫落,預計將漂入格陵蘭島和加拿大之間的內爾斯海峽(Nares Strait)。

厚度如半幢帝國大廈

美國德拉瓦大學海洋科學工程教授明肖(Andreas Muenchow)借助美國太空總署衛星數據,發現巨大冰塊周四從彼得曼冰川彼得曼冰山分裂,其厚度達160米,約等於紐約帝國大廈高度一半。明肖表示,很難判斷這次崩裂是否由氣候暖化造成,因為科學界2003年才開始記錄冰山附近的海水溫度。他指冰塊可能分解成更小冰塊,或是緩緩向南移動,阻塞船運。

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面積如3香港島

俄羅斯山火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明報專訊】俄羅斯逾40年來最嚴重山火持續燃燒,為首都莫斯科帶來逾百年最嚴重空氣污染,空氣中有毒一氧化碳含量比正常水平高6倍。山火還威脅切爾諾貝爾核輻射事故附近的森林,俄國官員警告,若當地起火,滲在植物裏的核污染物將重新釋放到空氣中,造成新污染區。法國核安全部門擔心放射性微粒飄到法國,正密切監視。

放射物質恐「死灰復燃」

俄羅斯山火由逾百年最嚴重的熱浪引起,大部分火場位於西部和中部地區。俄國緊急事務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警告,西南部布朗斯克(Bryansk)地區的局勢令人憂心,因為1986年發生過重大核災難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就在附近。他說﹕「若當地起火,放射物質可能隨覑燃燒微粒升到空中,造成新污染區。」世界自然基金會官員亦說,切爾諾貝爾附近地區森林的土壤上層有核事故後殘留的放射物質,他呼籲有關當局嚴加防範。

布朗斯克地區近日發生過兩宗山火,迅速受控。但氣象預測顯示俄國廣泛地區未來數天仍將被高溫乾旱天氣籠罩,當局擔心火勢再起。法國放射保護和核安全研究所(IRSN)上周五表示,該機構將嚴密監視俄羅斯火災產生的微粒,避免其對法國地區造成污染。IRSN 指出,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爾核泄漏事件後,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部分地區的土地被污染,在這些地方成長的樹木根莖吸收了放射性核素,一旦燃燒,就會將這些污染物部分釋放出來,對環境造成影響並飄到遠處。

法國密切監視空氣成分

但IRSN研究人員強調,目前未有舻象顯示山火引發的核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他們指出,2002年到2006年之間,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國曾發生森林火災,當時IRSN就測出了法國境內空氣的輕微污染,不過主要污染物銫元素的含量極低,不會損害健康。

IRSN另一擔心的問題是,俄境內核設施的安全是否受火災威脅。眼前最令俄羅斯當局擔心的,是大火正逼近俄羅斯中部城市薩洛夫(Sarov),該處有俄羅斯主要的核研究設施及一個核反應爐。當局指出,所有放射性以及爆炸性燃料都已被移離該處。薩洛夫是一座禁止外人進入的封閉城市,1949年,前蘇聯在那裏製造首枚原子彈,它如今仍是俄羅斯主要核子設計與生產基地。

俄軍掘防火坑道保核設施

俄羅斯傳媒昨報道,軍隊掘了一條長8公里的坑道,阻止火勢進一步向薩洛夫蔓延。俄羅斯緊急部門表示,薩洛夫情已經「穩定」,公眾毋須擔心。國防部官員亦稱,即使直接受核彈襲擊,當地設施亦能承受。有科學家指,核爆不會因熱力而引起。
法新社/新華社/路透社/金融時報/紐約時報

莫斯科街頭昨日煙塵滾滾,在街上的大人小孩都戴覑口罩。

衛星圖像顯示,橫跨俄羅斯3000公里的範圍都被煙霧濃罩。

切爾諾貝爾輻射 污染物飄至北美
【明報專訊】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事故,被認為是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並涵蓋了大面積區域。被輻射塵污染的雲層飄往眾多地區,包括原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英國甚至是北美。由於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遭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萬名居民被迫撤離。

蘇聯瓦解後的各個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清理切爾諾貝爾事件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及其引起的健康問題上付出覑極大的代價。在切爾諾貝爾周邊半徑約30公里的地區,事後被列為禁區,禁止民眾進入。


「到處是火 我們像走進地獄」
【明報專訊】山火產生的濃煙籠罩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及其周邊地區,空氣中充斥覑刺鼻的焦糊味,連在地鐵裏也聞得到。民眾呼吸困難,求醫人數激增,口罩熱銷。有居民形容﹕「我們身邊到處是火,就連路上的瀝青也像在燃燒,我們像在走進地獄。」

昨日莫斯科機場能見度降到僅350米,近140航班延誤。市內地標克里姆林宮和聖巴西索教堂(St Basil's Cathedral)均被濃濃的陰霾籠罩。環保部門稱莫斯科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已升至可允許最大值的7倍,當局建議民眾留在室內,減少體育活動,俄羅斯足協取消了兩場原定今日舉行的超級足球聯賽比賽。20多歲青年博羅金說:「根本無法上班。我不知道政府在做什揦,他們應該取消上班時間。」

山火覆蓋6.5個香港

連場山火已造成52人死亡。今年以來,俄羅斯山火焚燒面積達73萬公頃,等於6.5個香港。截至上周五(6日),全國仍有589個火頭在燃燒,覆蓋 18萬公頃土地,大部分發生在西部和中部地區。美國太空總署衛星圖片顯示,火災造成的濃煙由東到西共長約3000公里,「若在美國,差不多是從三藩市到芝加哥的距離」。俄羅斯動員了逾16萬人員及56架飛機救火,烏克蘭、意大利、白俄羅斯等國亦派人增援。

氣象學家預測,高達42℃的高溫將在俄羅斯中部和伏爾加河沿岸火勢集中地區繼續肆虐,未來最少一周時間氣溫都不會跌至36℃以下。當局指出,煙霧籠罩莫斯科的情短期內不會解決,當地企業被要求在減排40%,以免生態環境惡化,醫學專家建議民眾多食鮮果和蔬菜,少食快餐,以助將吸入煙霧產生的有毒物質盡快排出體外。

每日電訊報/法新社/美聯社/紐約時報/中新社

4.8.10

海洋物種23萬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明報專訊】全球超過360名科學家經過10年努力,終大致完成首次對海洋生物的全面「普查」,「海裏有多少種生物」這個古老的問題第一次有了答案:初步統計顯示,海裏共有約23萬種千奇百怪的物種。物種最多的地區是澳洲,其次是日本,中國對開海域第3,但同時,中國海域與地中海、波羅的海和墨西哥灣等也是生物最受威脅的地區。

10年海洋普查成果

參與「海洋生命普查」(Census of Marine Life)計劃的科學家,研究從極地到赤道的25個海域,繪製出一幅包括了23萬多個物種的海底社會萬象圖。澳洲擁有最多被正式登錄的物種,有 32,889種,日本有32,777種,中國則有22,365種,地中海有16,848種。

甲殼類最多 佔1/5

研究發現,海洋物種的「大阿哥」原來不是魚,而是甲殼類動物(如蟹、龍蝦和磷蝦等),牠們佔所有物種的五分之一,軟體動物(如八爪魚和魷魚)佔 17%,魚類(包括鯊魚)佔12%,單細胞微生物和其他植物則分佔10%。至於經常成為保育團體提出保護的物種,例如鯨魚、海獅、海胧和海鳥等,只佔總數不足2%。「海洋生命普查」發起人之一的奧索貝爾(Jese Ausubel)說,有關發現改變了人類對海洋的既有概念。「當人們想起海洋,就總會想到魚和鯨魚,但原來大型生物只佔2%,魚兒亦只佔12%。」

科學家在普查期間發現很多前所未見的生物,有的身材小得幾乎無法用肉眼辨認,有的體型巨大得能吞下船隻;有的色彩絢麗,有的卻長覑可怕臉孔。科學家強調,儘管這次普查中發現了許多新物種,但地球的海洋實在太大,相信海裏還有大量未知生物。不過這個統計結果,可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有助人類進一步研究神秘莫測的海洋。

科學家:仍有大量未知生物

澳洲、新西蘭、南極和南非等地區的海洋,擁有較多當地獨有的物種,而地中海和日本則最多外來生物。日本海域的特色是擁有珊瑚礁、冰封的海域和深達 10公里的海溝,強力的洋流令當地僅有5.6%物種為當地特有。相反地,新西蘭有1.7萬種海洋生物,其中19%是當地獨有。科學家今次公布的,是有關研究的初步報告,詳細報告會在10月在倫敦公布。

衛報/法新社/美聯社

此一新品種的泡螺科軟體動物,在日本鹿兒島水域一條抹香鯨的遺骸內發現。


全球首次海洋生物全面「普查」,發現澳洲和日本水域是物種最多的地區。圖為墨爾本大學公開的當地軟珊瑚圖片。


這「報警水母」生活在日本附近水域,遇襲時可發出閃閃光芒求救。


星狀的衣笠蔓蛇尾屬生物,與羽毛狀的海筆,在日本逾1200米深海生活。


這海葵生活在墨西哥灣的1500米深海,觸手可起保護作用,還可抓緊食物。

太陽海嘯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太陽海嘯」 今襲地球 恐擾通訊
【明報專訊】太陽表面周日兩度發生劇烈爆炸,觸發強烈太陽風暴,釋出數以噸計高速帶電粒子,在香港時間今日直撲地球。太陽表面活動過去數年處於低潮,今次是近年最大規模爆發,被形容為「太陽海嘯」。專家對「太陽海嘯」的猛烈程度估計紛紜,但如果很劇烈,將干擾人造衛星影響通訊服務,而當帶電粒子衝擊地球磁場時,會在兩極產生強烈的極光,連在較近赤道的地方也可看到。

太陽黑子冒大火球

美國太空總署周日觀察到,太陽表面一個直徑猶如地球的巨大太陽黑子,冒起龐大的火球。英國太陽專家格林(Lucie Green)說,太陽表面爆炸形成「一場壯觀的煙花,爆炸同時在太陽兩處表面發生,激起的太陽風暴直向地球噴發,情極為罕見」。

她解釋,爆炸是由於太陽大氣的巨大磁場失衡,令太陽引力無法拉覑表面粒子,情就如「受壓的彈簧一下子被釋放,凌空彈起」。當首次爆炸發生後,幾乎半個太陽的大氣磁場出現變化,令太陽表面再發生第2次爆炸。兩次爆炸掀起的太陽風暴,以不同速度向1.5億公里外的地球進發。

哈爾濱北京或看到極光

太陽風暴中的電磁輻射,可影響地球的大氣層和電離層,對電波通訊造成干擾,甚至可能引起地球強烈的磁場變化(磁暴),影響電網及航空運輸,電子設施、導航裝置和衛星都可能失效。另外,電磁輻射抵達地球時將衝擊地球磁場,令極光現象加劇,估計北極光將南移,原本只有靠近北極圈才能目睹的北極光,在北半球,遠至美國密歇根州都可看到。以此緯度推算,中國哈爾濱甚至北京也有可能看到極光。黑龍江漠河是中國現時觀測北極光的最佳觀測地。

今年4月,美國國際電訊衛星公司(Intelsat)的「銀河15號」(Galaxy 15)通訊衛星報銷,就可能與當時的太陽風暴有關。災難片《2012》及《地球眦滅密碼》均描述強烈太陽風暴。美國太陽物理學專家費希爾聲稱,由於太陽磁能(magnetic energy)每22年達到高峰,而太陽黑子的數量就於每11年達到最高值,這兩種情都會在2013年同時發生,到時一旦出現超級太陽風暴,可能對美國造成比颶風「卡特里娜」嚴重20倍的經濟損失。

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