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08

wildlife photographer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08

Each year the prestigious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competition reveals stunning new images taken by expert photographers in the natural world. The exhibition goes on show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n London from October 31 2008 to April 26 2009. Here are some of the best entries shortlisted for this year's prize.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on October 30


Bat house, Christian Ziegler, Germany. Highly commended in the animals in their environment category
A common big-eared bat circles its fallen tree-trunk roost. The species was one of the subjects Christian focused on in his quest to illustrate how different feeding and roosting habits allow 74 species of bat to live together on the tropical island of Barro Colorado in Panama. Canon EOS 5D, 16-35mm lens, 4 secs at f8


Sandpiper congregation, Arthur Morris, USA. Highly commended in the animal behaviour: birds category
Arthur to Cordova, Alaska, in early May to photograph migrating sandpipers. But when he got there he was told he’d missed the migration by a week and that only a few birds were left. A friend told him he might find a flock on a sandbar very near town – and there in full view was a congregation of 6,000. Canon EOS-1D, EF500mm lens, 1/60 sec at f22


Colourful business, Noam Kortler, Israel. Highly commended in the underwater world category
‘A little cleaner fish will dart out and pick off a couple of parasites,’ says Noam about the reef around Moses Rock, Eilat, Israel. Most big reef fish make a point of turning up daily for a grooming session, which can last several minutes. Here a bullethead parrotfish holds its mouth open so a cleaner can peck inside. Nikon D2x, 105mm f2.8G micro lens, 1/125 at f13


Bee-eater ballet, Chris van Rooyen, South Africa. Highly commended in the animal portraits category
A boat on the Zambezi was the perfect hide from which to observe a colony of at least 1,000 bee-eaters in Caprivi, Namibia. Activity was constant, and the birds never stopped chirruping as they chased insects. ‘I had the distinct impression some were just having fun,’ says Chris. Canon EOS-1D, EF500mm f4 lens, 1/2500 sec at f8


Treetop jigsaw, Brittany Fried, USA. Highly commended in the 10 years and under category
‘I found it intriguing’, says Brittany about the rainforest in Malaysia, ‘that something as simple as treetops could look as beautiful as these did.’ They slotted together in a way that reminded her of a jigsaw. ‘I love nature,’ she says, ‘and the thought of a giant puzzle made me think how amazing the Earth is and how small humans are. Nikon Coolpix S9

Shell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Each year, Shell's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competition aims to find the most stunning and original wildlife pictures taken by photographers of all ages in all countries across a range of categories. All of the winning images are showcased in their full-sized glory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from October 26 until the end of April next year.

蝴 蝶

頭   烏 蛟 騰   鹿 頸   生 態 盎 然
港 發 現 非 常 罕 有 蝴 蝶

蘋果日報 2008-09-29

【 本 報 訊 】 本 港 擁 有 豐 富 的 蝴 蝶 資 源 , 環 保 組 織 綠 色 力 量 今 年 8 月 開 展 的 蝴 蝶 普 查 , 初 步 於 東 涌 頭 、 大 埔 烏 蛟 騰 及 粉 嶺 鹿 頸 三 個 地 點 , 錄 得 104 個 蝴 蝶 品 種 , 當 中 包 括 13 種 罕 有品 種 及 四 種 非 常 罕 有 品 種 。 該 會 指 普 查 顯 示 本 港 的 蝴 蝶 資 源 仍 有 待 全 面 發 掘 , 普 查數 據 更 有 助 推 展 日 後 保 育 蝴 蝶 生 態 環 境 工 作 。  

綠 色 力 量 及 香 港 蜆 殼 年 中 開 始 招 募 及 培 訓 67 名 蝴 蝶 普 查 員 , 編 成 三 個 不 同 組 別 , 到 頭 、 烏 蛟 騰 及 鹿 頸 等 三 個 普 查 地 點 , 記 錄 當 地 的 蝴 蝶 品 種 數 目 。
初步 的 普 查 結 果 顯 示 , 烏 蛟 騰 錄 得 高 達 60 個 蝴 蝶 品 種 , 當 中 包 括 薑 弄 蝶 及 生 灰 蝶 等六 個 罕 有 蝴 蝶 品 種 , 以 及 黑 丸 灰 蝶 、 旖 弄 蝶 及 蚜 灰 蝶 等 三 個 非 常 罕 有 品 種 。 普 查 員亦 於 鹿 頸 及 頭 分 別 錄 得 59 及 55 個 蝴 蝶 品 種 , 更 在 鹿 頸 發 現 旖 弄 蝶 及 纖 粉 蝶 等 兩 種 非 常 罕 有 品 種 的 蹤 影 。
綠色 力 量 科 學 及 自 然 護 理 總 監 鄭 睦 奇 表 示 , 纖 粉 蝶 一 向 影 蹤 飄 忽 , 不 會 經 常 於 一 個 指定 地 點 出 現 , 以 往 本 地 的 紀 錄 也 較 少 , 對 普 查 成 功 記 錄 到 有 關 品 種 感 到 意 外 。 他 指普 查 結 果 有 助 制 訂 不 同 地 點 的 生 態 基 線 數 據 , 確 定 地 點 的 生 態 價 值 及 加 以 保 育 , 避免 具 有 蝴 蝶 資 源 等 高 生 態 價 值 地 段 , 受 到 市 區 發 展 破 壞 。

港 人 最 愛 燕 鳳 蝶

此外 , 綠 色 力 量 在 5 月 至 8 月 期 間 , 舉 辦 「 最 愛 蝴 蝶 」 網 上 選 舉 活 動 , 共 有 9,900 名網 民 投 票 。 最 終 擁 有 半 透 明 翅 膀 及 長 長 翅 尾 的 燕 鳳 蝶 , 獲 近 3,000 票 獲 選 為 港 人 最愛 的 蝴 蝶 品 種 。 最 具 朝 氣 的 報 喜 斑 粉 蝶 及 本 港 體 形 最 大 的 金 裳 鳳 蝶 , 受 歡 迎 程 度 則僅 次 於 燕 鳳 蝶 。

港 發 現 非 常 罕 有 蝴 蝶 部 份 品 種


旖 弄 蝶 ( 烏 蛟 騰 、 鹿 頸 )


蚜 灰 蝶 ( 烏 蛟 騰 )


纖 粉 蝶 ( 鹿 頸 )

最 受 網 民 歡 迎 的 三 種 蝴 蝶

品 種 : 燕 鳳 蝶
特 徵 :
‧ 半 透 明 的 翅 膀 及 長 長 的 翅 尾 , 恍 如 穿 上 禮 服 的 紳 士
‧ 最 偏 食 的 蝴 蝶 , 幼 蟲 只 吃 青 籐 的 葉 子
‧ 列 入 中 國 二 級 受 保 護 物 種
得 票 : 2,982

品 種 : 報 喜 斑 粉 蝶
特 徵 :
‧ 黑 色 翅 膀 襯 托 艷 麗 的 紅 黃 顏 色 , 非 常 悅 目
‧ 春 季 數 量 最 多 , 被 稱 為 最 具 朝 氣 蝴 蝶
得 票 : 2,289

品 種 : 金 裳 鳳 蝶
特 徵 :
‧ 本 港 體 形 最 大 的 蝴 蝶 , 滑 翔 時 流 露 皇 者 霸 氣
‧ 受 本 港 法 例 保 護 的 兩 種 蝴 蝶 品 種 之 一


燕 鳳 蝶 最 受 網 民 歡 迎 。

得 票 : 1,561
註 : 總 投 票 人 數 9,905 人
資 料 來 源 : 綠 色 力 量

homemade airship

Pedal-power Channel pioneer is beaten by a breeze
After FusionMan's jet wing, a homemade airship attempts the crossing



Balloonist Stephane Rousson pedals his airship out over the English Channel.

24.9.08

ultimate cuppa

My search for the ultimate cuppa
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a great brew? Tea obsessive Henrietta Lovell on the quest for the finest white tea that took her high into the mountains of China

23.9.08

Satellite eye

A satellite eye on the Earth: September (in pictures)
Fire and ice caught on Nasa's cameras
Bush fires in Africa, dust storms in war zones, tropical storms, monsoon rains and collapsing ice shelves ... all caught by Nasa's Earth Observatory during September


Carbon monoxide over Africa, August 25 to September 1, 2008: Such fire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local climate and air quality. One way to track the impact of these fires 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is through observations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s, revealed here in red.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CO off the west of the continent is from agricultural burning in Angola and neighbouring countries. The CO over south-east Africa is linked to fires in Mozambique and South Africa


A satellite eye on the Earth: August
Hurricanes, dust storm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all look serene when seen from above. Images courtesy of Nasa's earth observatory and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Kasatochi volcano, Aleutian Islands: This image of Kasatochi island was taken on September 23 2003. Until the eruption this month, vegetation (red in this image) covered the 300m (1,000ft) high slopes. Heavy surf is visible as a white fringe around the island

22.9.08

grows on trees

Actually, it does just grow on trees...
He made his name with a book about eating things you can find just by strolling across a field. Three decades later he is back with the recipes. Chestnut flan with hogweed anyone? Richard Mabey tells Rachel Cooke about a lifetime of walking on the wild side

21.9.08

永凍層

新研究推翻永凍層易融化並加速全球暖化理論
(法新社)9月20日 星期六 22:50

(法新社渥太華十九日電) 一項研究結果今天指出,在加拿大發現的冰層應能緩和世人對地球永凍層融化將釋放所儲存碳而加速全球暖化的憂心。此一冰層已保持凍結狀態七十萬年,即使在氣候較溫暖的時期也不例外。

永凍層即地表下層土,終年維持冰凍,分佈在北半球四分之一的土地下層,其中含有的碳量估計為大氣層的兩倍。

有些專家因此擔心,一旦永凍層融化,將大幅加速全球暖化的速度。

但加拿大亞伯達大學土壤與大氣科學系的研究人員佛羅斯告訴記者,加國育空地區道森市附近發現的圓錐楔形地下冰層顯示,永凍層的「頑固」程度超越一般人的最初想像。這個冰層在比較溫暖的時期也並未融化。

研究報告指出,有鑑於此,目前預言「永凍層將因全球暖化而大面積嚴重融化並釋放出大量碳儲存」的氣候理論應加以修正。

佛羅斯解釋,根據理論,育空和阿拉斯加內陸地區的永凍層一如道森附近柯隆戴克金礦場所發現的楔形冰層,早該在比較溫暖的時期融化。

他說,比如在大約十二萬年前,地球的氣溫據信比現在高了若干度。

佛羅斯說,上述楔形冰層並未因此融化顯示,「永凍層因某些固有的特質」而能維持低溫;也使預言永凍層將在未來數十年間嚴重融化的氣候理論成為錯誤。

他說,這項研究結果同時顯示,全球暖化的速度將遠比預期為慢。

20.9.08

靈魂出竅

失去知覺後的4分鐘 科學家分析「靈魂出竅」
(明報)9月20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靈魂出竅」聽來好像武俠小說中才會出現的事,但原來科學家相信,「靈魂出竅」的時候是在人失去知覺後4分鐘內出現。他們指出,當一個人呼吸停止後,心跳會在數分鐘內逐漸減慢,最後停頓。但如果心跳先停止,呼吸數秒內就會停頓,這就是「臨牀死亡」。臨牀死亡發生後,病人通常會在數秒內失去意識,但若能在4分鐘內恢復呼吸,腦部可以無損。科學家說,靈魂出竅就是在這4分鐘內發生的。缺氧超過4分鐘後,腦部就會出現永久性傷害,當控制呼吸及心跳的腦幹死亡後,病人就會在法律上被裁定為死亡,返魂乏術。

每日郵報


英美25醫院合研靈魂出竅
(明報)9月20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許多死過翻生的病人都說自己曾「靈魂出竅」,有的說自己看到隧道或強光,有的說自己靈魂離開肉體,看到醫護人員替自己急救……到底是否真有其事?英國和美國25間醫院將合作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死亡實驗」,研究垂死病人是否真的會靈魂出竅。

測試病人蘇醒後可否說出高處圖像

「死亡實驗」的目標是以1500名垂死心臟病人為研究對象。醫生先把一些圖片放在急症室的高架子上,這些圖片只有從天花板角度才可看到,若病人真的靈魂出竅,靈魂升上半空,病人必可看見那些圖片,蘇醒後能說出曾看見什麼圖像。

負責有關研究的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帕爾尼亞博士(Sam Parnia)說﹕「若真的能證明在腦袋『關掉』後,意識仍然繼續,那麼意識就是獨立存在,與肉身完全分開。我們未必能找到很多類此實例,但我們應採取開放態度。若沒有病人能看到那些圖像,這就顯示所謂靈魂出竅只是幻象及錯誤記憶。我們現在可用科學方法去破解謎團。」

醫生亦會在病人心臟病發或停頓時,量度病人的腦部活動及意識。在病人蘇醒後,醫生會研究病人所述的靈魂出竅經歷、昏迷時的所見所想經歷是否可信。約一至兩成心臟停頓的病人表示,曾有接近死亡的經驗,這包括一些記憶、想法及與死亡擦身而過時的詳細經歷。帕爾尼亞說﹕「與一般人的理解不同,死亡不是一剎那,而是一個過程,心肺及腦部停止,接着的一段時間,是可用急救復蘇心臟的時間,可以是數秒至逾一小時不等。這段時間的經歷,就是人們將死的經歷。」

接近死亡病人稱看到來世

許多曾接近死亡的人說,認為自己曾看到來世。有人說曾聽到有聲音叫他們回到凡間,有人則稱感覺平靜。英國病人斯隆(Heather Sloan)憶述自己的靈魂出竅經歷時說:「我記得最後自己被送進醫院,之後昏倒。我之後發現自己站在病牀旁變身護士,替自己量度體溫及血壓。然後我感到靈魂出竅,走向一片光,那裏有數百人在等我。那時我感到少許失落,因記掛着我的歲半女兒。有聲音告訴我,我已失掉嬰兒。我不知自己已懷孕。最後我可以重回自己身體。醒來後我被護士包圍,她們告訴我小產了,但當時我已知道。」

有科學家認為,靈魂出竅其實是生理現象,病人經歷靈魂出竅時,腦部活躍部分與人們發夢時的部分相同,而這些人較其他人易進入發夢狀態。

每日郵報/獨立報

銀河星體

研究:找其他可居住星球 科學家找錯地方啦
(法新社)9月19日 星期五 10:20



(法新社渥太華十八日電) 最新一期「天文物理期刊通訊」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們的太陽距離它在銀河中原本的生成地點非常遙遠,因此,希望在其他太陽系找到生命的天文學家,可能找錯地方了。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英國中蘭開夏大學與加拿大安大略漢密頓地區麥克馬司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模擬銀河星體九十億年來移動軌跡的電腦模型。

電腦運作十萬小時後得到的模擬結果顯示,星體並不像過去所認定的,一直以同一個軌道環繞銀河中心運行,而是由中心朝銀河旋臂或更遠處行進。

因此,向來以我們的太陽位置作為起點、在銀河系中尋找具備生命必需元素之地的天文學家,必須擴大搜尋範圍。

麥克馬司特大學的華德斯萊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過去的假設是,我們在銀河的位置是恆常不變的,星體目前在銀河的位置就是它原來生成的地方。」

他說:「目前情況已經有些不同」。

華德斯萊說,就現實面來說,這使得尋找其他太陽系的任務更加困難,因為可居住的星球一直在移動,甚至可能延伸到「銀河邊緣」。

19.9.08

rocks

港奇岩怪石爭列國家公園
9月18日 星期四 05:30

(星島日報 報道) 香港獨特的岩石地貌景觀,將有機會成為國家地質公園。據了解,政府已委託南京地質大學,就本港環境是否具備地質或特殊岩石的條件進行評估研究,預計最快會在十一月提交報告。假如成事,意味本港將出現首個國家級地標。將來更有機會向聯合國 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現時最有機會成為地質公園的地點,包括新界東的萬宜水庫 六角柱岩、東平洲頁岩、黃竹角嘴等。

  立法會 去年底曾通過一項由民建聯 提出的「創建新界東部地質公園」動議,建議政府成立地質公園,並申報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及世界自然遺產。而有關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展開。

  再申請納世界自然遺產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已委託內地有名的南京地質大學,就本港的地質或特殊岩石地貌進行評估研究,估計最快將在十一月提交研究結果。據目前了解,研究進展順利且正面。在完成審批工作後,下一步就會向國務院國土資源部提交申請,在本港成立國家地質公園,將來亦有可能向聯合國申請將地質公園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現時最有「潛質」成為地質公園的地點,主要集中在新界東地區,包括西貢 萬宜水庫的六角柱岩、東北水域的東平洲島、船灣黃竹角嘴等地。

  其中,萬宜水庫的六角柱岩,形貌獨特宏偉,屬火山岩地貌,形成於一億四千萬年前;而東平洲則沉積岩組成的小島,以奇岩怪石眾多而聞名,其新月形的島嶼形態,在廣東沿海一帶極為罕見。至於位於船灣的黃竹角嘴,則是全港歷史最久的岩石群,形成時期可追溯至四億年前。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 昨亦表示,漁農自然護理署 正聯同專業學會進行研究,爭取在本港成立一個具有認受性的地質公園,「在專業的評審完成之後,我們要審視情況,包括資源及政策……有甚麼方式可以表達香港獨特的地貌及岩石。」

  地貌環境 絕不「輸蝕」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支持政府爭取成立地質公園,有助本港的自然保育發展。他又指,本港有相當多的地貌環境,絕不「輸蝕」給世界各地的地質公園,有資格成為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地標。另外,由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與郊野公園之友會合辦的「香港岩石網」現時已正式啟用,內容介紹本港不同的岩石地貌,以及提供本港岩石地標的行山指南等,網址為,www.hkrocks.net

wildlife

The week in wildlife


Melbourne, Australia: Twelve-year-old lion brothers Tonyi and Tombo play at Werribee open-range zoo

explorers find hundreds of new species on Australian reefs

New species revealed on Great Barrier and Ningaloo reef
Researchers from the Census of Marine Life have discovered hundreds of new marine species while exploring waters off Australia's Heron and Lizard islands o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in the waters around the Ningaloo reef off the western coas
t


Researcher Neil Bruce of the Museum of Tropical Queensland studies specimens in a lighted aquarium on Lizard Island Reef


A twisted nudibranch, (chromodoris elizabethina), on the reef face off Heron Island

9.9.08

hurricane Gustav

Hurricane Gustav: the view from space

Follow hurricane Gustav's development from tropical storm to category three hurricane. Images courtesy of the US'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re and Nasa


August 26, 1500 GMT: Hurricane Gustav south east of Cuba, about 380km from Guantanamo. At this time it was moving at 15kmh (8mph) with sustained winds of 160kmh (90mph)


August 27, 1500 GMT: Downgraded to a tropical storm Gustav weakened about 170km west of Haiti and moved north west at 8kmh with maximum winds of 100kmh (60mph)


August 28, 1500 GMT: In this image tropical storm Gustav was 70km east of Kingston, Jamaica, moving at 8km with sustained winds of 120kmh


August 29, 1215 GMT: However, Gustav was forecast to strengthen as it tracked through the Gulf of Mexico towards the US coast


August 29: By the afternoon Gustav was a category 1 hurricane. When NASA’s Aqua satellite captured this image the storm had developed, taking on a distinct circular shape that it had not displayed in previous days. A small dark depression hints at the location of the eye. Winds were hitting 120kmh


September 1, 0945 GMT: A shortwave image of hurricane Gustav as it approaches New Orleans. It is now a category 3 hurricane, with winds of 185kmph (120mph)


September 1, 0945 GMT: An infra red image of hurricane Gustav as it approaches the US coast


September 1, 1015 GMT: A water vapour image of hurricane Gustav. Gustav is expected to cause severe damage, but is forecast to weaken as it tracks over land and loses energy


September 1, 1200 GMT: Gustav made landfall in Louisiana, just west of New Orleans


September 1, 1445 GMT: Gustav was downgraded to a category two hurricane as it continued to progress inland. It was expected to create a storm surge of 2m to 3m


September 1, 1545 GMT: An enhanced-colour image of hurricane Gustav


September 1: This is 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s projection of the hurricane's track cone


September 2: As the threat of catastrophic damage from hurricane Gustav recedes, th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re is warning people to be prepared as hurricane season continues. Other tropical storms and hurricanes, including hurricane Hannah, are on the radar

hurricane ike

Hurricane Ike: The view from space

Hurricane Ike is sweeping across a region already battered by one of the worst hurricane seasons in 50 years. These images from US weather service Noaa and Nasa show Ike's development, from mid-Atlantic tropical storm to devastating hurricane


September 2: As hurricane Gustav rained itself out over the southern USA, hurricane Ike started to develop. In this image the storm is taking shape over the central Atlantic


September 3, 1900 GMT: This 3D view of hurricane Ike, created by a rainfall measuring satellite, shows the heaviest rain in red. The calm eye of the storm is in the centre of the image. Ike had just become a hurricane with winds of 80mph (130kmh) when this image, part of an animated fly-by, was created


September 4, 1445 GMT: Within 24 hours Ike was a category four hurricane travelling north west across the Atlantic at 12mph with sustained winds of 140mph


September 4, 1540 GMT: The distinct eye of hurricane Ike is clear in this image taken by Nasa's Terra satellite


September 5, 1945 GMT: This enhanced image shows Ike over the Bahamas, heading towards Haiti and Cuba. To the north is tropical storm Hanna


September 6, 1215 GMT: As tropical storm Hanna made landfall over the USA, with winds blowing at 60mph, Ike continued to move west as a category 2 hurricane, with winds of 115mph

6.9.08

spore塑造星球

最新模擬遊戲推出 扮神創造世界
2008年9月6日

【明報專訊】遊戲界鼻祖、創造《模擬市民》和《模擬人生》遊戲神話的美國遊戲大師懷特(Will Wright),周五正式推出萬眾期待的角色創造遊戲《Spore》。遊戲玩家不再是一個小鎮鎮長又或大廈的建築師,而是扮演神,創造生命萬物,甚至到最後與其他星球的玩家打一場星球大戰。

塑造星球 孕育生命 建立城市

推出《Spore》的Electronic Arts(EA),周五起在部分亞洲和歐洲國家率先推出遊戲,香港網站表示,用家到今日(周六)亦可下載遊戲的99%,待明日正式推出時,再下載餘下的 1%,每套售價300港元。據EA的香港網站介紹,《Spore》讓玩家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玩家可以孕育及演化生命、培植部落、建立文明,甚至塑造整個世界和星球。《Spore》結合了多種遊戲類型,由第一身射擊玩到萬人線上遊戲。《Spore》同時提供各式各樣的「創造工具」,讓玩家可隨心所欲地創造世界每個層面,例如生物、建築甚至太空船等。

《Spore》的世界,是由5個階段所構成,每個階段各有不同的挑戰與目標。你可以選擇從細胞階段開始遊戲,從微不足道的水中細胞生物,開始培育一個物種,使其進化成有知覺的物種。或者,你可以從在多個星球上建立部落或文明開始遊戲,隨心所欲地操弄這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到最後就與其他玩家創建的星球進行聯繫。創作這款遊戲的「模擬市民」幕後大腦懷特笑言,玩家要接觸遊戲中的所有星球,估計要不眠不休地玩76年。

雖然遊戲剛推出,但據傳已有黑客成功破解保護,有數以萬計玩家正在下載盜版。EA表示﹕「請大家支持正版,這款遊戲嘔心瀝血費時7年製作,各位真的要珍惜製作人的苦心。」懷特推出的模擬遊戲系列,推出至今已賣出超過1億套,成功吸引女性和其他非「打機癡」的普通玩家,加入電子遊戲世界,被視為歷來最成功的電子遊戲。

法新社/路透社/香港EA網站

---

《Spore》料可締造78億商機

【明報專訊】國際數據組織(IDC)電子遊戲分析師皮金(Billy Pidgeon)相信,《Spore》將會大熱,有望超越「模擬」遊戲的成就,其相關產品更有望締造十億美元(約78億港元)計的商機。

業界估計,EA共投資了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研發《Spore》,要賣170萬套才能歸本,但預計單是今年已能賣出200萬套。皮金認為,《Spore》推出後,其他相關遊戲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相關網站和產品(如T恤)都會帶來商機。除商界外,玩家也可能從中得益;他們可將自創的角色、器具甚至星球放上網買賣,換回真金白銀,情就像虛擬世界《Second Life》。

路透社

粒子撞擊實驗

下周三宇宙大爆炸
超級粒子撞擊實驗 或造成黑洞 惹眦滅地球憂慮
2008年9月6日



【明報專訊】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集合全球科研精英和大量物力的粒子科學實驗,即將於下周三啟動。科學家在瑞士與法國邊境興建的大型地下實驗機內,讓兩組粒子以高速相撞,模擬宇宙初開大爆炸(Big Bang)的情。然而,在有望破解宇宙萬物起源的亙古謎團的同時,亦有許多人卻擔心實驗所使用的超強大原子解體機,會導致地球灰飛煙滅!負責研究的科學家承認,實驗有可能會造成極微小的黑洞,但對地球不會構成威脅。

宇宙的起源為何?質量的來由是什麼?為什麼有些粒子有質量,有些又沒有呢?世界是否只有4維(長、闊、高及時間軸),還是有更多維數(dimensions)?世界物質的最基本構成,到底是粒子,還是真的如弦理論所說,是一條條的弦?儘管科學家提出了很多理論模型,卻迄今無法驗證。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號召了85國約萬名科學家,花20年時間在瑞士法國邊界地底,打造了「大型強子對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就是想透過實驗找出證據。

整個實驗場地是一條全長27公里的巨型環形隧道,埋於地底300呎深處,耗資670億港元建成。原子粒子會在隧道中加速至接近光速,令粒子能夠每秒運行11,245圈,直至粒子相撞粉碎,釋放出大量能量及「碎片」,希望以此模擬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一瞬間的情。

助研究宇宙起源質量來由

專家估計,撞擊一瞬所釋出的熱力或高達1萬億℃,相當於太陽中心熱力的10萬倍。科學家相信,實驗可模擬大爆炸後產生的首批粒子,科學家尤其想找出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這粒子是當代物理學的基石,被認為賦予了所有粒子質量。科學家認為大爆炸後一瞬間,所有粒子都沒有質量,當溫度稍下降後,希格斯玻色子「塞」入粒子中,令粒子變成有質量子(重量)。

科學家入稟法院要求停止

不過,有人擔心對撞器所釋放的超強能量,可能會製造出足以吞沒地球的黑洞,有科學家上周五就率同一批歐洲公民入稟歐洲人權法院,要求停止計劃。

5 名物理學家應負責實驗的核子研究中心(CERN)要求再作檢視,在最新發表的安全評估報告指出,上述憂慮是沒有根據的。報告稱,對撞器所模擬的粒子撞擊,其實在自然界中也偶會出現,當地球運轉遇上高能量宇宙線時,便會發生。報告道﹕「大自然迄今已在地球上製造過相當於大概10萬次的對撞器實驗,然而地球依然存在。」

最新評估報告承認,撞擊器的確有可能造出黑洞,但由於缺乏持續增強或持久的能量支持,故即使真的出現,只也屬於微觀規模,並且幾乎馬上會衰變。「對撞器裏的每對質子撞擊,將釋放好比如兩隻蚊子相撞的能量,所以任何形成的黑洞,將遠細於天體物理學家已知的那些黑洞。」

法新社

---

撞擊器之最

【明報專訊】最大機器:粒子撞擊器的圓周達26,659米,內有9300塊磁石

最快跑道:當全速運作時,數以萬億計的質子會以光速99.9%的速度運行,每秒可圍繞撞擊器管道11,245次

最空空間:為免加速器內的質子有機會與空氣粒子相撞,撞擊器內的真空狀態與太空接近,空氣壓力只有月球表面的十分一

最熱最冷:機器裏用作為質子加速的磁石,會被預先以萬噸液態氮降溫至-193.2℃,然後再用60噸液態氦進一步降溫至-271.3℃,模擬宇宙大爆炸時的溫度;當質子相撞時,爆發出的熱力會比太陽中心熱10萬倍

最強電腦:實驗得出的資料,每年可填滿10萬隻雙面DVD,全球數以千計科學家將萬計電腦組成「Grid」網絡,一起分析資料

暖化

研究:全球暖化海水升溫 強烈風暴威力更猛
(法新社)9月4日 星期四 07:05



(法新社巴黎三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全球暖化可能會增強最猛烈的熱帶氣旋的威力。

研究說,在醞釀氣旋的熱帶地區,海水溫度每上升一度,便可能導致最強烈風暴的數目增加近三分之一。

研究作者在這份刊登於英國「自然」期刊的報告中說:「隨著海水暖化,海洋擁有更多能量能轉變成熱帶氣旋的強風。」

過去學界曾根據過往三十年的觀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海水暖化,颶風威力變得更強烈。

但是對大西洋地區的觀測數據比針對印度洋的氣旋及太平洋的颱風所作的觀測更詳盡,而且歷史更久遠。

為了填補空缺,三位美國科學家研究了自一九八一年至二零零六年所有風暴生成海域的衛星數據。

他們計算風暴數目,以及每次風暴期間的最大風速,並與海平面溫度相比對。

在這二十五年中,學者並未發現整體風暴數目增加。

但在最強烈的風暴,或是強度大約列為最高等級的風暴中,風速均大幅增加。

除了南太平洋,幾乎所有風暴生成海域都出現這樣的趨勢,也就是氣旋越猛烈,變化就越大。

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很明顯是因為南太平洋已經是最溫暖的海域,因此相較於大西洋、印度洋與北太平洋,溫度增加幅度相對較低。

學者在強度較小的風暴中,並未發現風速增加。

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艾爾斯納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的這項研究,支持所謂的「熱引擎理論」,這項理論的根據是在於一種概念:海水暖化能提供更多原始熱能燃料,驅動氣旋。

報告中估算,海水每升溫攝氏一度,會導致每年的「強烈」氣旋數目從十三個增為十七個,增幅達三成一。

由頂尖科學家組成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去年發布「第四評估報告」時說,從一九零六年至二零零五年間,全球海平面溫度上升了攝氏零點七四度,其中絕大多數上升是集中在最近幾十年。

該小組預測,到了二一零零年,暖化幅度將介於攝氏一點八度至四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