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11

polar bear

Sixty-stone Agee has formed an amazing bond with tamer Mark Dumas after he plucked her from a zoo as a cub to star in films and television ads.
The pair are so close they wrestle, kiss, nap and even go swimming with each other.
Mark, of Abbotsfor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said: "If anyone else tried this they'd end up as Agee's dinner.
"The only people she likes are me and my wife Dawn.
"I have worked with bears for 40 years, so I can read Agee's body language and know how to behave safely."
Polar bears are among the world's largest land predators.
But Mark said: "We hand-reared Agee, so we're really close. Even so, I feel privileged to nap with my head resting on a fully-grown polar bear."

Bear hugs ... trusting Mark Dumas rolls on the ground with Agee

太空垃圾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太空垃圾險撞國際太空站
【明報】一塊太空垃圾本港時間昨晚差點擊中國際太空站,6名太空人一度登上「聯合」號太空艙準備逃生,可幸該塊體積不明的碎片,最後在250米外掠過,太空人事後重返站內如常工作,事情歷時41分鐘。有俄國航天官員說,今次事態罕見,雖然之前有前科,但未如這次危急。
另外,一枚大小如旅遊巴的小行星,昨天凌晨在1.2萬公里的距離內,掠過地球南大西洋上空。這枚編號為「2011MD」的小行星,最初被天文學家誤認為是太空垃圾,後來才被確認是小行星,但肯定不會撞到地球。
法新社/有線新聞網絡

小行星

大小如垃圾車 小行星掠過地球
路透(中央社) –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路透洛杉磯27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表示,1顆大小估計約如垃圾車的小行星2011 MD,今天在大西洋上空1萬2070公里與地球擦身而過,對地球無害。
JPL發言人艾格(D.C. Agle)表示,這顆小行星直徑約在5公尺到20公尺之間,尋著科學家先前推估的靠近地球軌道通過,呈現環繞著地球的飛鏢形軌跡。
它最接近地球的距離約為1萬2070公里,是地球與國際太空站(ISS)的30倍距離。ISS的軌道距離地球400公里。
若以天文規模來看,這顆小行星與地球最近的距離,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3%。地球距離月球約40萬公里。
根據JPL,約在6年前,也有大小與這顆小行星類似的物體掠過地球,與地球最近距離也差不多。
JPL表示,即使如同2011 MD大小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也很可能被燃燒殆盡,不會造成損害。

27.6.11

北極

2011年6月27日
北極熊大王變飢民
【明報】極地思索——香港首位踏足地球三極 (南極、北極及「高極」青藏高原)的女探險家李樂詩博士,一連八星期在「極地思索」系列分享探險路上的啟思、得與人情故事。(8之3)

自1986年,我前後到過北極10次。廿多年來,目睹人類社會高速發展,兩極的生態環境卻每愈下。地處一隅的北極本來與世無爭,動物與原居民彼此尊重,生活閒適。但在全球暖化威脅下,這地區終於無法獨善其身,捱餓的北極熊率先成為首批氣候難民。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叫「北極」,北極地區有三個定義﹕
1. 地理劃分﹕在北極圈(北緯66度33分)以北的地區
2. 溫度劃分﹕10℃等溫線以北地區
3. 生態劃分﹕以北極樹線為界,以北地域的苔原地帶或永久凍土層,不利植物生長

整個北極地區橫跨8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及俄羅斯,覆蓋24個時區,陸地和海洋面積共30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多萬,其中有30多個土著部落。

北極「中暑」 惡性循環

按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極天氣反饋」報告,過去幾十年,北極地區氣溫較全球平均升幅要高2倍。海冰本來可反射80%陽光,近年海冰面積明顯減少,令海洋大量吸熱,海水溫度提升,更多海冰融解。當冰原不斷流失,大量淡水湧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全球居住於低窪地區的人口。另一方面,大量淡水從冰原流入北大西洋,改變原本海洋的密度,削弱海水的沉降力量及對流作用,影響全球的熱量輸送。同時,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當中的有機物質受微生物分解,釋出二氧化碳。大氣的溫室氣體含量增加,地球升溫,永久凍土繼續融化,惡性循環不息。

1985年跟中國考察隊完成南極之旅,整個人內外脫胎換骨。回到香港,步履匆匆走在柏油路上,總不踏實,常緬懷茫茫雪地的慢活安靜。我愛盯地球儀的頂端發呆,究竟北極是怎箇模樣?據說湖泊很多,兇猛的北極熊是北極之王,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我想用真實的體驗填補想像空間。當時中國還未展開北極探索,我有個心願,想做先行探路人,為中國極地考察隊做些資料蒐集。

像以往一樣,一個人,走我路;我要到北極!由加拿大沿東北方向,朝北極圈進發。那一次,我沒見過北極熊,因為到了北緯68度的伊努維克(Inuvik,位於加拿大)就掉頭,沒進入更北的無人地帶。那是生活較為樸素的80年代,消費主義沒那麼猖獗,污染未有這麼厲害,北極的生態依然平衡,北極熊留在自己一望無際的冰宮,做其極地大王,尤其於夏天,海豹、海鮮等美食唾手可得,不愁吃喝,怎有閒情南下微服出巡,我等庶民在鎮上行走觀光,很難有機會見到大王一面。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時光流轉,北極之王的好日子一去不返。2008年,隨中國雪龍號第二次到北極科考,竟然給我幸運地碰見多頭北極熊,當然很興奮,但對地球而言,這其實是個壞兆頭。

南下覓食 葬身大海

這幾年由於冰雪大量融化,我們的破冰船能深入北緯85度,比對1999年中國考察隊第一次進入北極,只能到北緯74度,人類無疑可以更加深入北冰洋腹地,了解它的面貌,但北極熊卻因氣候變暖,覓食艱難,唯有倉皇南下,甚至走入小鎮民居,擴大覓食範圍。

北極熊一直以海冰為獵食陣地,利用敏銳的嗅覺及聽覺,四出追捕海豹。今日海冰逐漸消失,意味覓食平台塌,生存受到威脅。海洋無邊無際,游呀游,如果海冰疏落,途中難有落腳處休息回氣,加上連日飢餓,好易體力不支,葬身大海。

我見到熊媽媽帶子女漫無目的四處覓食,筋疲力盡,看來身子孱弱,滾圓可愛的大肚腩都消失了。瘦身後的北極熊,彷彿落難皇帝變了癟三,教人非常難過不忍,熊的影像至今難忘。牠們甚至多次走近我們營地,希望在儀器堆中找到食物。為保障人身安全,我們用直升機驅趕牠們。那位機師後來跟我說﹕「我不忍心將北極熊趕盡,也不會殺害一隻熊。」但這批僅存2萬多的極地原居民,最終將會被誰迫害滅族,家破熊亡呢?

浮游生物 美不勝收

龐然巨物的北極熊固然搶人眼球,大自然另一令人驚歎的極致之美,則要在顯微鏡下才看得清牠們的萬千姿色。浮游生物的生命短暫,看似卑微,是人世間食物鏈的第一環,屬於海洋中最低等的生物,靠肉眼我們無法辨別,卻原來活色生香。

自小我不喜歡軟體的動物及昆蟲,這些年來,多了接觸生物學家,學會了欣賞這些微生物動人之處。每次中國科研隊伍到北冰洋,悠悠長達75天,每日各隊員忙於做自己的專業考察,我也有幫忙取水樣,以垂直分層下不同密度的網收集浮游生物。若把顯微鏡的浮游生物影像透過電腦呈現,無論色彩與圖案之美,真可直接設計成各種花色的飾物,牠們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珍貴的創作靈感。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當我漫步於蒼茫極地,到處冰閃如鑽,我內心感到無限富足,對蘇軾這番生命的領悟,特別共鳴。

工作無貴賤 尊重做到好

記得首次北冰洋考察,也是第一次有我國的直升機與飛行員參加。見到他們在餐廳值日,端菜、分菜、餐後抹桌、清潔拖地等,都井井有條;無論主任機師抑或普通技師,幹這些粗活均一絲不苟。

那維修隊長,清潔桌上殘渣後,馬上抹椅,手法奇特,他不斷用抹布為椅子打抹,專心一致,像為飛機打蠟似的,抹了好幾次。隨後飛機師徐勤和負責拖地,又是一拖再拖,最後整體再檢查所有椅桌及地面是否乾淨,才安心離開餐廳。

徐機師是國家一級飛行員,說話平和謙遜,經常面帶笑容。他曾在法國獲得直升機駕駛飛行執照及教官執照,先後執行過西沙自衛戰、導彈發射試驗、森林防火、抗洪救災等任務,這麼專業的一位機師,做清潔工一樣以專業態度去完成。工作在他眼中真是無分貴賤,他尊重任何一份差事,認真活好當下每一刻。

人,不是最偉大,也不是最渺小,我們都只不過是大自然其中一分子,豈可狂妄自大,宜保持謙卑,與天地和諧共處,好好活出自己的一生。

■李樂詩博士簡介
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首位踏足地球三極的香港女探險家,與內地極地科學家無間斷合作,從科學角度研究、探索極地與環保之關係及重要性。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最北城市 住5000北極熊
北冰洋的冬季由11月到次年4月。1月份平均溫度-20℃至-40℃,8月份平均溫度-8℃。北冰洋極點90°附近曾測到-59℃。
世界上最北的城市是挪威所屬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Spitsbergen),居民約3000多人,挪威人約1200人,俄羅斯人約2200人。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地理位置﹕北緯78°
北極熊數目﹕棲息在島上的北極熊約5000隻
極夜與午夜太陽﹕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行政中心Longyearbyen,出現日期為:
午夜太陽(Midnight Sun)4月19日至8月 23日
極夜(Polar night)10月26日至2月14日
資料來源:Svalbard旅遊網(http://www.svalbard.net)

★旅遊錦囊
從地圖看,北極圈覆蓋了八個國家,旅客要前往北極圈,可視乎需要和喜好。各大旅行社也有直航北歐旅行團,如芬蘭、挪威、瑞典等,也有從英國、荷蘭等轉機。
最受遊客歡迎,尤其小朋友喜愛的,莫過於芬蘭Lapland內的聖誕老人村。它位於羅瓦米(Rovaniemi),聖誕老人木屋便剛剛建在北極圈線上,遊客甚至能雙腳踏在兩邊,拍照留念,領取跨越北極圈證書。此外,村內亦備有郵局,能寄出蓋有「北極圈」郵戳的信件。聖誕老人村全年開放,詳情可瀏覽:http://www.santaclausvillage.info
前往芬蘭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均毋須簽證
機票:芬蘭航空來往香港與羅瓦米,在赫爾辛基轉機,票價約15,000港元
文、圖﹕李樂詩
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巨型的肉食動物,直立時高達8呎,重達1800磅。但在碎冰上看到的北極熊,沒有厚實的身軀,身材瘦削。
北極熊一般一胎有兩或三隻,小熊在一個半月大時能走路,牠們在十個月大前,會跟隨母親學習捕獵技巧。
海冰因全球暖化形成大大小小的冰穴。
以2008年為例,在北緯85度,冰的厚度只有三四米,有些地方僅1米多。
放探空氣球,蒐集溫度、濕度、氣壓、臭氧稀薄等資料。
在白令海深50米取得的底棲生物有海星、海參和蝦等。
碎冰上偷吃的北極熊,這是取水樣儀器的營區之一。

風向儀積雪,乍看像隻白色大玩具。

26.6.11

moths

Britain's moths enjoy their moment in the spotlight
They inspire schoolkids, composers and aircraft designers, they're giving birdwatching a run for its money… they even have their own MP. Let's hear it for the 99.9% of moths that don't munch pullovers

The tiger, one of Britain's most colourful moths.

23.6.11

南極企鵝迷路

Penguin nicknamed Happy Feet after it was found on a New Zealand beach has surgery to remove sand it mistook for snow

The emperor penguin walking along Peka Peka beach in New Zealand after it got lost.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明報】一隻來自南極的小皇帝企鵝,在大海覓食期間「迷路」,結果由南極游到新西蘭,周一被當地居民發現。雖然全球不少人都希望新西蘭當局能把小企鵝送回南極,但當局昨表示,小企鵝在長征中可能已感染傳染病,貿然送牠回去,恐會把疾病引入南極洲,加上南極洲正值黑暗寒冬,拒絕「送牠一程」回鄉。

游3200公里抵達
現實版「小企鵝大長征」的主角,是一隻約10個月大的雄性皇帝企鵝,由南極游過3200公里的海域,抵達新西蘭北島卡皮蒂海岸(Kapiti Coast)的海灘,是44年來首次現身新西蘭的野生皇帝企鵝。專家估計小企鵝可能在搜尋魷魚、磷蝦等食物時迷路,也可能是在「長征」途中想上岸歇息一下。

恐感染病菌 回鄉擴散
小企鵝白天留在陸地,晚上則回海休息。雖然當局呼籲居民與企鵝保持最少10米距離,並避免讓寵物狗靠近牠,但這隻可愛稀客吸引了各界注意,有學校組隊探望,電視台亦到場採訪,有人甚至為其拍照寫生。當地野生動物專家稱,小企鵝雖顯得相當健康、之前也吃得不錯,可能未來數周都不用進食,但剛步入初冬的新西蘭,對小企鵝來說似乎太熱,牠開始把濕沙當成冰雪吃進肚裏降溫,要是想存活就得盡快回到南極。

小企鵝的困境雖惹同情,但新西蘭保育部項目經理辛普森(Peter Simpson)昨表示,當局會按照「大自然的定律」,不會插手把小企鵝送回家。他指小企鵝曾在較溫暖的海域游過,可能已感染傳染病,當局並不想負上把疾病引入南極大陸的責任。

南極逢嚴冬 運送困難
即使要運送小企鵝回家,但南極洲目前正值近24小時黑暗的嚴冬,沒有人會在此時前往當地,而且如何運送及令小企鵝保持涼快,並不容易解決。辛普森希望小企鵝有「歸巢本能」,能自行回到大海找到回家的路。

周一帶狗散步時發現小企鵝的當地居民威爾頓(Christine Wilton)昨稱,小企鵝看來較之前渴睡,但仍維持警覺,對旁人的關注不太在意。

皇帝企鵝是全球最巨大的企鵝品種,能長至1米多高,重達34公斤。牠們屬群居動物,通常一生都居於南極大陸。上次新西蘭發現野生皇帝企鵝已是1967年。
法新社
懷疑迷路的南極小皇帝企鵝,周一在新西蘭的海灘散步。

17.6.11

太陽冬眠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太陽進冬眠期 專家﹕難抗暖化
【明報專訊】美國3項研究同時表示,太陽黑子活動可能自17世紀後再進入「冬眠」期,到2020年左右,黑子活動將變得「異常低」,可能維時數十年,並令地球氣溫輕微回落,但絕不足以抵消全球暖化升溫的影響。

黑子活動弱新周期恐「遲到」
美國專家周二在美國天文學會太陽物理組周年大會上表示,有3項研究報告指出,太陽的黑子周期可能已進入休眠期,理據是太陽噴射氣流(jet stream)消失,兩極、黑子的活動都趨減。

科學家以磁場活動(表現為太陽黑子)區分太陽周期,每一周期平均約11年,現時我們處於第24太陽周期。專家本來預期這一周期的太陽黑子活動會在2012左右出現高峰,甚至警告「太陽風暴」將在2013年左右襲地球,嚴重影響通訊、衛星及電力。但觀測顯示黑子活動有減弱趨勢,若趨勢持續,本應在2020年左右開始的第25太陽周期,可能遲至約2022年才開始,甚或不會發生。

這將類似1645年至1715年的「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那時期正好與「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時間合。在那段長約70年的時間裏,太陽黑子近乎沒活動,北半球經歷悠長寒冬,阿爾卑斯山等地的冰川大幅擴張。不過專家認為,這次「太陽安靜期」(Solar Minimum)不足以觸發大寒流、抵消全球暖化影響。研究亦推斷即使出現長時間太陽安靜期,對地球氣溫的影響也不多於0.3℃。
法新社/國家地理雜誌

月全食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最長月全食 賞「血月」奇景
今年首次月全食周三上演,在歐洲、非洲、中東和亞洲部分地區都能觀測到,這是11年來持續最長的一次月全食,全程超過100分鐘。

今次月全食在香港時間周四凌晨1時24分開始,全食狀態出現在3時22分,到了清晨約6時結束,是自2000年7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月全食。月食過程中,人們可看到紅色的「血月」奇景,這是因為太陽光通過地球大氣層折射到月球表面所致。
法新社
周四凌晨在中國新疆葉城拍攝到的月全食情景組相。

意大利那不勒斯名勝「蛋堡」(Castel dell Ovo)夜空周三晚月食期間,一輪紅月半遮半掩,美麗而寧謐。

13.6.11

north pole

Crew aim to go where no one's rowed before – but first can they make it around the Isle of Wight?

climate change curriculum

Head of government review says school syllabus needs to 'get back to the science in science'

Leaving climate change out of the curriculum would allow sceptical teachers not to teach their pupils about climate change. “It would be like a creationist teacher not teaching about evolution," said Bob Ward.

Climate change sh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the government adviser in charge of overhauling the school syllabus in England has said.

Tim Oates, whose wide-ranging review of the curriculum for five- to 16-year-olds will be published later this year, said it should be up to schools to decide whether – and how – to teach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topics about the effect scientific processes have on our lives.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Guardian, Oates called fo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to get back to the science in science". "We have believed that we need to keep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up to date with topical issues, but oxidation and gravity don't date," he said. "We are not taking it back 100 years; we are taking it back to the core stuff. The curriculum has become narrowly instrumentalist."

His stance mark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Oates' intention is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Under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the curriculum expanded to nearly 500 pages. His remarks also show he wants to reverse a shift in emphasis, made under the Labour government, under which teachers were encouraged to 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scientific "issues" and not just scientific knowledge.

Climate change has featur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ince 1995. In 2007, the topic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science" were added to the curriculum for 11- to 14-year-olds.

But Bob Ward,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of the 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warned that Oates' ideas might not be in pupils' best interests and could make science less interesting for children.

"An emphasis on climate change in the curriculum connects the core scientific concepts to topical issues," he said. "Certain politicians feel that they don't like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hange. I hope this isn't a sign of a political agenda being exercised."

He said leaving climate change ou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might encourage a teacher who was a climate change sceptic to abandon teaching the subject to their pupils. "This would not be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pupils. It would be like a creationist teacher not teaching about evolution. Climate change is about science. If you remove the context of scientific concepts, you make it less interesting to children."

Annette Smith, chief executiv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said she agreed with Oates that the curriculum was too crowded. "However, what I wouldn't want to lose from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s the idea that science is developing all the time and that it impinges on our lives," she said.

But Oates, who is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Cambridge Assessment, one of the biggest exam boards in Europe, said the topics that engaged children in science "changed dramatically" from year to year.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houldn't ever try to keep up with those, otherwise it would keep changing." Teachers knew best which current affairs topics related to science would interest their pupils, he said. "A lot should not be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t all. A lot of damage was done to the curriculum last time it was reviewed," he said.

"If you live in a town where there is a lot of manufacturing, then teachers can use that as a context to discuss the social effects of science; other groups of pupils might be more interested in how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roduces drugs. It's really important that children think through the social application of science, but the precise topics... do not have to be specified by the state."

Oates also called for algebra to be taught to pupils at an earlier age. "Algebra has crept later and later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We should start 'pre-algebra' with young children – aged eight, for example," he said. He said that by the age of 11, children could be solving simple algebraic equations.

He said this would bring England into line with some nations in Asia. "Algebra is so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so much of maths. In other nations, children operate with equations and algebraic expressions."

He said some maths was taught only to older children, becaus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 did not have the confidence to teach it themselves.

The curriculum review, which started in January, will look at 12 subjects, including maths, English, science, and art and design. It will consider which subjects should be compulsory and at what age.

At the launch of the review, Michael Gove, the education secretary, sai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was "too long ... patronising towards teachers and stifled innovation".

"Its pages are littered with irrelevant material – mainly high-sounding aims, such as the requirement to 'challenge injustice', which are wonderful in politicians' speeches, but contribute nothing to helping students deepen their stock of knowledge."

Climate change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What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ays children should learn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caring for the environment in science lessons:

Age 5-11:Pupils should be taught to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as part of a topic on life processes and living things.

Age 11-14: Pupils should be taught how human activity and natural processes can lead to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about ways in which living th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need to be protected.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examine issues such as the finite resources available to us, waste reduction, recycl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pils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if they can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science i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contexts, such as addressing problems arising from global climate change".

Age 14-16: Pupils should learn that the surface and the atmosphere of the earth have changed since the earth's origin, and are changing at present. They should also study how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environment can be assessed, using living and non-living indicators. Under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science", pupils should be taught to "consider how and why decisions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made, including those that raise ethical issues, and about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such decisions".

Climate change also comes up in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and may be tackled in religious education too.

11.6.11

太陽系邊緣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太陽系邊緣滿佈「泡泡」
【明報】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兩艘核能推動太空飛船「航行者1」號(Voyager 1)及「航行者2」號(Voyager 2)正於距離地球約140億公里外的太空深處,探索太陽系邊緣。天文學家周四稱,以新型電腦模型分析從飛船傳回的數據後,發現太陽系的外圍並非想像中般平靜,而是佈滿了稱為「磁泡」的獨立磁化區域。

磁泡闊1.6億公里
NASA的兩艘航行者太空船於1977年升空,進行多項探索任務,目前正位於太陽系最外層的「太陽圈」(heliosphere)。太陽圈受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物質影響,並與太陽系內星體散發的物質互相推擠。當太陽旋轉時,隨太陽噴發物質散射的磁場會隨之扭曲皺摺,就像芭蕾舞裙一般,而在遠離太陽的太陽圈中,這些皺摺的磁場會受來自太陽圈外的壓力影響擠成一團,並斷開重組,形成一個磁泡海洋。這些磁泡獨立自存,脫離了太陽的磁場,而且非常巨大,闊約1.6億公里,航行者號飛船可能要花數周才能駛過一個磁泡。

新發現影響理解「宇宙射線」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帕克(Eugene Parker)表示,這項新發現影響人類對由外太空爆炸的星體、黑洞等向地球射來的高能量粒子「宇宙射線」的理解。他指出,這些獨立的磁泡結構,很可能讓宇宙射線容易穿透進入太陽系。他估計宇宙射線將會進入這片磁泡海洋,在其中游走,直至找到連接太陽的磁場線後便會迅速射向太陽。不過,波士頓大學天文學家奧弗(Merav Opher)指出這些磁泡恍如抵禦宇宙射線的首道防線,似乎有很多漏洞讓宇宙射線穿透,但宇宙射線亦可能會被困在磁泡區中。

科學家此前曾立論稱,離太陽最遠的磁場會彎曲並指回地球,NASA航行者計劃科學家波斯納(Arik Posner)稱,新發現將改變人們對太陽與來自其他星體的粒子、場域及氣體等互動的理論,而這些互動的結果將影響地球。 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

2010年10月1日
太陽系外首現宜居「新地球」
【明報】科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新地球」。美國研究員周三發表報告稱,他們利用設在夏威夷的「凱克」天文望遠鏡發現一顆新行星,它有足夠引力固定住大氣,平均溫度與地球接近,表面也可能有水,符合人類居住條件。

位於「宜居帶」中央 或有海洋
這顆新星名為Gliese 581g,環繞「宜居帶」紅矮星Gliese 581運行,是卡內基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研究人員經過長達11年的觀察後發現的。「宜居帶」是指行星與恆星距離適中的區域,在那裏運行的行星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可能有海洋存在。科學家至今在太陽系外發現了500多個星體,沒有一個像Gliese 581g這樣位於「宜居帶」中央。

公轉周期37天 平均零下31℃
Gliese 581g距地球約20光年,質量約為地球的3至4倍,直徑為1.2倍至1.4倍,公轉周期約為37個地球日,意味着一個季節只持續數天時間。它的一面幾乎永遠面對恆星,即永遠是白晝,另一面則永遠是黑夜,其適合人類居住的區域位處明暗交界帶。研究人員推算,Gliese 581g的表面溫差較大,平均溫度在零下31℃至零下12℃之間,雖是冷了一點,但仍屬人類可適應的範圍。

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Gliese 581g的引力足以固定住大氣,且具備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為孕育生命提供重要基礎。它的表面有很多岩石,人類可隨意在表面走動和生活。
每日郵報/新華社/美聯社
This artist's conception shows the inner four planets of the Gliese 581 system and their host star, a red dwarf star only 20 light years away from Earth. The four tiny planets in the background are the planet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iscovered. The closer, blue and green planet is 581G, the most Earth-like planet ever discovered
天文學家在20光年外的外太空,發現一個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Gliese 581g,但表明現在開始着手的話,也要220年後人類才有望移居當地。 圖為畫家筆下該星體圍繞恆星運行的情況。
Gliese 581, the brightest object in this Nasa image from 2007, is only 20 light years from Earth and is one of our nearest neighbours
The orbits of planets in the Gliese 581 system are compared to those of our own solar system. The Gliese 581 star has about 30% the mass of our sun, and the outermost planet is closer to its star than we are to the sun. The 4th planet, G, is a planet that could sustain life.

月全食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明報】今年在香港可以觀看兩次月全食,首個月全食將於下周四(16日)凌晨出現,歷時1小時41分鐘,市民面向南至西南方便可觀賞;第二次月全食則會在12月10日出現。

凌晨開始 向西南可賞
月全食由16日凌晨2時23分開始(初虧),至早上6時02分結束(復圓)。香港太空館發言人表示,本年第一次月全食的特點是全食過程(由3時22分的「食既」,即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月球左上方呈缺口至「生光」,即月球東面邊緣露出光芒)的時間較長,與將於2018年出現本世紀最長月全食相比,是次月全食時間只短不足3分鐘。

本年度第二次月全食時間較短,只有52分鐘,但月食開始(初虧)將發生在周六晚上8時45分,加上翌日乃周日,適合全家一起觀賞。香港太空館已就16日月全食現象製作模擬片段,市民可到http://www.youtube.com/hkspacem瀏覽。

10.6.11

太陽風暴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5年來最強太陽風暴
【明報】美國太空總署的太陽動力學觀測站,昨觀測到2006年以來最強的太陽黑子活動,形成太陽風暴,包括耀斑爆發、日冕物質拋射和釋放帶電粒子流。專家稱這次太陽風暴形成的耀斑尺寸為M2級(中等),場面非常「壯觀」,在熾熱的太陽表面,噴發出數十億噸粒子流等物質,形成巨大的冠狀,並隨後回落,幾乎覆蓋了太陽表面的一半。專家關注這次太陽風暴會否影響衛星通訊。 法新社

電線綑樹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市建屋苑電線綑樹如木乃伊
【明報】長春社巡查發現,市區重建局3個與發展商合作的重建項目中,屋苑部分樹木遭燈飾電線「五花大綁」,晚上亮燈搖身一變成為「聖誕樹」,其中以市建局與信和合作的海峯最嚴重,10多棵洋紫荊及紫檀遭電線重重纏繞,有如「木乃伊」。信和發言人解釋,為樹木安裝燈飾,旨在增加環境氣氛,讓行人於夜間清楚看見樹木防止意外,長春社指解釋荒謬。

掛燈飾 指防行人撞樹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認為,不應以電線或繩纜纏繞樹身是護養樹木的基本常識,不應以其他藉口將錯誤做法合理化,「不是不可以掛燈飾,可以在樹木旁邊豎立支架,怎樣掛也可以」。

樹幹貼「請愛護植物」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指出,長春社共觀察了3個重建項目,其中深水埗海峯的樹木纏電線的密度最高,由樹腳向上纏至樹冠,有如「木乃伊」,部分樹幹貼有「請愛護植物」的標語,甚為諷刺。記者昨到該屋苑觀察,發現大樹已獲鬆綁,但以鐵箍緊索樹幹的射燈仍未拆除,部分鐵箍掐入樹幹,割開樹皮。

另外,荃灣萬景峯的商場荃新天地,20多棵水石榕亦被燈飾纏繞;尖沙嘴K11的10多棵榕樹除了遭燈飾纏繞,部分樹木底部枝條疑遭大幅修剪,將樹冠推高,原有樹形蕩然無存。

市建局:免兒童被絆倒
市建局發言人強調,重建項目中的綠化設施,均由市建局合作發展商的駐場員工管理及維修。但他補充,基於安全理由,將電線緊緊繫在樹幹上,可避免兒童玩耍時被電線絆倒。

K11表示,纏繞樹木的燈飾是為了配合商場的宣傳活動,活動完結後已拆除,強調公司一向聘請合資格承辦商負責綠化,亦樂意聽取意見。

吳希文建議,市建局可與發展商加條款,要求屋苑落成後,善待樹木,避免樹木遭「虐待」。長春社強調並非針對市建局,稍後亦會到其他屋苑如房委會的公屋觀察。
長春社上月中到深水埗屋苑海峯察看,發現部分樹木被電線緊緊纏繞,幾乎連樹幹也看不見。
私人屋苑海峯利用鐵箍索着樹幹,以固定射燈位置,部分鐵片掐入樹幹,割開樹皮

4.6.11

mark coreth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明報專訊】英國藝術家科雷特(Mark Coreth)周五在澳洲悉尼展示其冰雕北極熊,盼喚起人們關注全球暖化。

科雷特將一塊重10噸的冰塊雕刻成一隻北極熊,在冬日悉尼的20℃氣溫下,它會慢慢融化,3至4天後公眾會看見之前藏在冰內的銅製「骸骨」雕塑。科雷特稱,路人可給2澳元(約16港元),觸摸一下這具冰雕北極熊,感受「冰塊在你手中融化」,「當冰融掉後,它將變成一具骸骨、一灘水,以及一個強烈信息。」他希望這種緩慢而痛苦的「死亡」,能提醒人們現實中北極熊的苦。上圖為科雷特騎上冰雕北極熊上,並鼓勵路人觸摸它。冰雕製作後期,隱約可見熊體中的支架。
法新社/路透社

北極熊融剩棚骨籲環保

2.6.11

火山灰

A volcano dormant for decades erupted in the Puyehue-Cordon Caulle volcanic chain in south-central Chile, belching an ash cloud more than six miles high over the Andes and into a ski resort in Argentina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智利火山灰飄阿根廷
【明報】智利南部河大區(Los Rios)的普耶韋——科登考列火山群(Puyehue-Cordon Caulle)周六爆發,是逾半世紀以來首次。官員指火山冒出高達10公里的煙柱,噴出岩塊,散發強烈硫磺味,但未見有熔岩流出,3500人疏散戒備。智利政府關閉通往阿根廷邊境,並在火山附近區域發出最高危機級別的紅色警戒。
火山灰於周六下午飄至火山東面約100公里外的阿根廷度假區巴里洛切(Bariloche),當地下起火山灰雨,街道和建築物鋪滿火山灰,能見度極低。市政府預計火山灰影響將持續數日,建議居民留家關好門窗,帶上面罩,避免駕駛,亦需節約用水。當地機場被迫關閉,政府派出軍隊到當地派發濾水器。有居民稱超市出現飲用水和食品搶購潮,部分超市甚至發生搶劫。
普耶韋——科登考列火山群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以南約870公里,由4個火山組成,暫未知今次噴發的是哪個火山。1960年智利9.5級大地震後,火山群亦發生大規模爆發。 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
智利南部普耶韋——科登考列火山群周六噴發,形成高達10公里的煙霧,3500名居民須疏散。
智利火山灰周六蔓延至阿根廷巴里洛切,當地下起火山灰雨,有路人戴着面罩防範火山灰。

---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智利火山灰染紅10公里雲霄
images 在沉睡半世紀後,距離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近800公里的普耶韋火山,上周六開始噴發。記者周日拍攝到火山灰噴上半空,被陽光染成紅色,十分詭異。爆發至今無人傷亡,但周遭22條村約4000民眾要緊急撤離。火山灰已影響南美洲南部地區的航運,部分航班取消。智利總統皮涅拉結束在意大利的假期回國,隨即飛往南部地區視察應變。
普耶韋火山噴發,兼遇閃電雷暴,產生出圖中震撼的畫面。大量火山灰及石塊衝上10公里的雲霄,當局已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

---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火山灰擴散 歐500航班停飛
東航南航改道延飛 國泰:無影響
【明報】冰島格里姆火山噴發多天後,火山灰隨風向南飄,逐漸衝擊歐洲航空交通。英國、愛爾蘭、荷蘭等多間航空公司逾500班航班昨日停飛,中國南方航空部分歐洲航線亦要改道。國泰發言人表示,航班只飛往英國倫敦,昨日班次未有受影響,但呼籲乘客出發前要留意網頁最新公布。而冰島專家表示,火山昨日的活躍程度已大減。

布魯塞爾的歐洲航空控制中心負責人弗林(Brian Flynn)稱,格里姆(Grimsvotn)火山灰昨日覆蓋北歐以南的丹麥和德國北部後,料持續南移,或擴至法國和西班牙。英航昨率先停飛倫敦至蘇格蘭航班,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等十多間公司亦跟隨,全日有超過500班機停航,涉及範圍以英國城市為主,另外挪威也受輕微影響。

主要影響英國挪威機場
中國往歐洲暫時受較大影響的,是赴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和巴黎等航線。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下稱南航)分析認為,火山灰今起會覆蓋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上空,故其北京至阿姆斯特丹、浦東至阿姆斯特丹、浦東至法蘭克福等航班航線,將偏南經過哈薩克、波蘭、烏克蘭等國家。不過廣州至阿姆斯特丹、廣州至巴黎等航班未受影響。

另外,南航亦考慮把飛行高度調至11,780米,即高於火山灰可能影響飛行的10,850米。專家則建議,白晝採用高航線,晚上實施繞道。南航氣象專家估計,火山灰影響範圍有擴大趨勢,今日挪威、丹麥、瑞典、德國、荷蘭及俄羅斯西部將受不同程度影響。

中國東方航空昨晚宣布,東航由上海浦東飛往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的航班受到影響,其中飛倫敦航班要延遲起飛;今日起歐洲航線將視實際情况調整,包括改變航線和飛行高度等。

冰島專家:火山活躍度已大減
格里姆火山上周六起的噴發高度達1.7萬米。火山灰密度極低,幾乎不影響能見度,但具磨損、腐蝕性,能導致發動機內部零件迅速損壞,構成發動機失去推動力、皮托管堵塞等危險,影響飛機性能。不過,冰島專家表示,格里姆火山的噴發已大幅減少,周二火山灰高度由之前的20公里降至只有3至5公里。
中新社/法新社

1.6.11

日溫泉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地震釀異變 日溫泉枯竭噴黑水
【明報】3.11地震後,日本各地的溫泉紛紛出現異常,有的出水量驟增,有的溫泉水溫、水質起了變化,有的則突然滴水不現,使溫泉旅館無奈結業。

本州中部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的割石溫泉(Wariishi Onsen)在大地震後曾停止出水數秒,但此後湧水量從原來的每分鐘45公升增至60公升,水溫也升約4℃,變成42℃。離震央有800公里之遙的四國香川縣滿濃町山谷中,美霞洞溫泉在地震後一周,泉水突然變得更白更濃,潤滑感增強,硫磺量增加了。

可是另一些溫泉水卻突然消失。如山形縣大江町柳川溫泉(Yanagawa Onsen),原來每分鐘的湧水量達300公升,但地震後不再有水湧出;當用泵去泵泉水,水質是烏黑的。這個本來每年有約9萬人到訪的溫泉不得不結束營業。僅遭黎克制特4級地震的新潟縣彌彥村觀音寺溫泉(Kannonji Onsen)的泉水亦告枯竭,害鄰近有124年歷史的家庭式旅館長生館,被迫關門。該旅館第五代東主中村一彥說﹕「地震後10、15分鐘,我去到那溫泉,那兒一滴水都沒有。我很震驚,但唯有接受。」

旅館被迫結業 政府另覓泉源
日本溫泉協會正向全國約1600個成員查詢,調查大地震對溫泉的影響。該會說﹕「即使是(1995年)神戶地震,我們都未聽過溫泉有這麼多的變化。」專家相信泉水變異,跟地殼變動有關。日本9級地震後,東北局部地區的地殼移位達5米,足以左右泉水湧出地面的情况。日本學者田阪茂樹指出,割石溫泉位於跡津川斷層上,每逢地震發生,該溫泉就會出現這種湧水量增加的現象。他道:「可能是地殼變動的影響,使泉水更容易流入。」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稱,在東海和近畿等地約50個觀測點中,很多地方的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地點下降達數米。「地下水是由於地震的晃動和地殼變動而出現變化的。若水位大降,溫泉就不再湧水。」一些缺水的溫泉旅館老闆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發掘別的泉水源頭,另找生路。
新華社/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