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08

納米銀兵醫乙肝

納米銀兵醫乙肝
抑制病毒複製 降肝癌風險
2008年4月29日

【明報專訊】銀除了可用來造高貴美觀的首飾和銀器外,原來配合納米科技,可以用來治病。港大一醫學研究發現,納米銀顆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大大減低乙肝病人患上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而且比現有乙肝療法較少副作用,長遠來說效果更佳。

銀粒子附病毒薄膜 一日可降一半菌量

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外科學系教授廖家傑指出,乙肝病毒數量跟致命的肝硬化及肝癌有密切關係,「含菌量達到10萬的乙肝病人,患肝癌的比率達12%,比含菌量1萬的病人大逾10倍。一般而言,如能抑制乙肝病毒複製,一日內含菌量已下降一半」。

廖 教授解釋,乙肝病毒表面有一層薄膜,「膜內好似有條鎖匙,能夠開啟肝細胞個『鎖』,進入肝細胞內部。帶病毒的肝細胞會複製乙肝病毒」。而直徑只有5至 350納米的銀粒子,可依附在體積較大的病毒薄膜表面,將乙肝病毒跟肝細胞的結合減少一半以上。「好似一個跑手揹覑很重的東西跑步,寸步難移。」

納 米銀顆粒同時也會抑制細胞內病毒RNA形成。實驗顯示,納米銀顆粒和乙肝病毒「孵育」10分鐘後,病毒數量已下跌四成,60分鐘後更達九成。他解釋,由於 納米銀顆粒從多個途徑抑制病毒複製,加上是依靠本身納米的物理特性,阻止病毒跟細胞結合,故因病毒變種出現抗藥性可能性很低。

料臨脇實驗後 3至5年內供應用

現 時醫療乙肝主要的藥物,主要分為免疫調節劑和病毒抑制劑兩種。使用免疫調節劑的病人,一星期需接受2至3次注射,而且不少病人因為出現副作用要停藥,只有 三成病人一年後達到理想療效。至於口服的病毒抑制劑如拉米夫定,靠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控制病情,但病人不但要終身服藥,而且病毒容易產生抗藥性。「因為病毒 抑制劑的原理是阻止病毒RNA的複製,但病毒很快便會變種,再度複製。」

廖教授指,有研究顯示,七成病人在服用傳統病毒抑制劑拉米夫定後,4年內產生抗藥性,另一種藥物阿德夫韋也有三成人於5年內有抗藥性。早前港大內科學系另一研究發現,即使不少病人出現抗藥性,但長期服用拉米夫定8年,仍可減低肝硬化及肝癌風險四成。

此項研究是港大醫學院的基礎科研,預期經臨脇實驗後,3至5年內供病人應用。


港大內科學系教授廖家傑說,利用納米銀顆粒不但可以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抗藥性及副作用亦遠比藥物輕微。



乙型肝炎小資料

根據衛生署資料,本港約8%至10%的人口(約50至60萬名)是乙型肝炎帶菌者,這些帶菌者有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部分病徵*

.神疲乏力、精神倦怠、兩膝痠軟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等

.右肋部有隱痛或灼熱感

.眼珠、皮膚發黃

.小便呈茶色或深褐色

*註﹕患者亦可能完全沒有病徵

■感染途徑

.母嬰傳染

.性交

.共用針筒

.用未消毒針頭穿取洞、針灸或紋身

.醫護人員接觸病人血液

■預防方法

.注射預防針

.避忌性濫交

.避忌與人共用針筒

.用避孕套

網上資料

藥物種類

免疫調節劑

例子:常規幹擾素α、聚乙二醇幹擾素α2a

原理:增強肝細胞免疫力

問題:容易因出現強烈副作用而要停藥,只有三成病人1年後療效理想

病毒抑制劑

例子:拉米夫定、阿德夫韋、恩替卡韋、克拉夫定、泰諾福韋

原理:抑制乙肝病毒於肝細胞內複製

問題:病毒迅速變種,出現抗藥性


22.4.08

Iceland's answer to global warming comes naturally




The Svartsengi geothermal power plant by the Blue Lagoon in Iceland.

How Iceland is pioneering technology for a low-carbon future

20.4.08

time magazine

Time Goes Green
The only other time the magazine substituted another color was after the Sept. 11 terrorist attacks, when the title carried a black border. Lucia Moses

April 17, 2008 -

Time magazine has gone green--literally. For the first time in its 84-year history, the newsweekly swapped its trademarked red border for green for its April 28 issue, its third annual special environment issue.

The only other time the magazine substituted another color was after the Sept. 11 terrorist attacks, when the title carried a black border.

In his editor’s letter, managing editor Rick Stengel noted the first-time use of a green border.

“By doing so, we are sending a clear—and colorful—message to our reader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ubject, not just to Americans but to everyone else around the world as well,” he wrote.

The issue also is likely to catch readers’ attention for another reason. For the cover, art director Arthur Hochstein took the 1945 photo by Joe Rosenthal of five Marines 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 In place of the flag, Hochstein substituted a tree.

The cover touts a piece by Bryan Walsh that lays out what Stengel called a “megaproposal” to win the war on global warming.

Time magazine’s green coverage goes back to at least the late ’70s, when it first launched an environmental section. In 1989, it named Endangered Earth as its Planet of the Year (in place of Man of the Year). The accompanying cover story warned that the human population growth could “doom the earth as human habitat.” Today’s strikes a more upbeat tone, focusing on solutions to the planet’s problems.

19.4.08

達爾文

達爾文全紀錄 進化論任Click唔嬲
2萬文章9萬畫作 素描食譜樣樣齊

【明報專訊】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周四將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數萬份文章與畫作,包括《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初稿等,首次上載至互聯網給公眾瀏覽,讓全球研究員和網民,免費查閱這批改變世界的第一手資料。

上載到「達爾文在線」(darwin-online.org.uk)網站的,包括論述進化論的《物種起 源》初稿、達爾文畫的各類生物素描圖,以他的煮飯食譜等,共有2萬份文章及9萬幅畫作。上網計劃專案主管范維爾(John van Wyhe)博士表示,是次上載量是史上最大的一次﹕「這次的發表,將他(達爾文)改變世界的私人文章、大批筆記、實驗及研究,讓全球人士免費細閱。他的出 版物一直可在大眾領域找到,但今次的文章在此之前只有學者才可看到。」

這批科學筆記及初稿中,包括達爾文隨皇家小獵犬號航行,作動物學考察的筆記,記錄了他開始想出進化理論, 以及他在考察動物時得出的疑問。當時的達爾文才22歲,他以博物學家身分隨隊航行5年。當抵達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lands)時,他對所見的生物感到十分驚訝,如百歲巨胧等。1836年,他從南美帶回數千種地質樣本返英,並開始構思進化論。今次上載的文章記錄了 他在1838年論述「物種變遷論」的初稿,當中有關生物演化的理論,最終輯成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

記錄長子出生首周生活

劍橋還上載了達爾文於1942年的家庭照、剪報及書評等,當中還包括其妻艾瑪的布丁食譜、他自己的舊式煮 飯法手稿、童年時代的漫畫,以及一份1938年的結婚備忘。達爾文與妻子於1939年結婚,育有10名子女。達爾文更記錄了長子出生首周的情,如他「打 呵欠」、「像老人般伸懶腰」及「打嗝」等。

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卻被英國教會視為異端。范維爾說﹕「達爾文永遠改變了我們對自然的理解。他的文章揭示他的研究是何等鉅細無遺。」

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劍橋上載達爾文歷史稿

書及小冊子﹕達爾文的著作、他有份參與或編輯的書、未出版的原稿、已出版的書信,以及其家人在他死後出版的主要書籍。另外,還有一些達爾文已出版的抄寫本原稿

文章信件﹕包括他生前和死後以期刊形式出版的文章、筆記及信件;另有其他語言翻譯本及擇要。所有上載論文都是首次被編輯及註解

原始手稿﹕有達爾文未出版的原稿,及藏於劍橋大學圖書館「達爾文檔案館」內未經編目的稿件

補充資料﹕包括一系列非由達爾文撰寫的刊物,如二手的參考資料、有關達爾文著作的當代書評、 訃聞、達爾文死後的回憶錄,以及一些有助了解達爾文歷史的重要資料

達爾文生平

1809年﹕生於英國什羅普郡的什魯斯伯里

1825年﹕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醫科

1827年﹕進入劍橋大學讀神學

1831年﹕登上英國海軍艦艇「小獵犬」號作科學考察之旅

1836年﹕返回英國,開始建構「物種變遷論」

1838年﹕撰寫進化論

1839年﹕結婚並移居肯特郡

1858年﹕發表進化論論文

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一書

1882年4月19日﹕去世,其後葬於西敏寺大教堂

wildlife

The best of this week's flora and fauna images, including otters, rhinos, lemurs, eagles, sunflowers and cherry blossom petals


San Francisco, US: A six-week-old Sumatran tiger is watched by his mother in at the San Francisco zoo


Southampton, US: Vyrnwy a 10-week-old European otter is being cared for at the New Forest wildlife park after her mother was killed by a car


Kielder Forest, UK: A red squirrel jumps across a wall


Hyderabad, Pakistan: Blooming sunflowers in a field


Singapore: King penguins at the Singapore bird park

18.4.08

does big business expect us to believe green advertising?

Just more greenwash?

Companies have suddenly realised that people are scared stiff of climate change and so are rushing to put out adverts promoting their environmental authenticity. But are their claims just a load of hot air? ...

17.4.08

乙型肝炎

34%乙肝病人肝纖維化
毫無病徵 10至20年內演變為肝癌
2008年4月16日

【明報專訊】慢性乙型肝炎屬於亞洲人常見疾病,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追蹤本港逾1300名乙肝病人,發現每3名乙肝病人,就有一人的肝臟出現嚴重纖維化(屬於肝硬化前期),當中尤以男性的發病率較高。有學者指出,若不及時服藥控制病情,患者可於10至20年內演變為肝癌,死亡風險大增。

現腹脹屙血 已太遲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黎青龍指出,肝纖維化是肝硬化以至肝癌的先兆,但早期肝纖維化可以毫無病徵,病情會無聲無息惡化,當患者感到腹脹、屙血及神志不清等徵狀時,肝臟已衰竭,使用過藥物亦不能逆轉病情。

男性發病率高一成半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在2005至07年期間,為1315名慢性乙肝病人進行檢查,利用非侵入性肝臟掃描檢查,量度病人的肝臟硬度,從而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結果顯示,34%病人患有嚴重肝纖維化問題,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出現肝纖維化的機會高出一成半。

另外,研究又發現,肝纖維化比率與年齡增長成正比,在25歲以下病人中,只有兩成發病﹔但65歲以上,發病率高達八成。即使在肝酵素水平正常的病人中,也有18%是嚴重肝纖維化。

黎青龍說,肝纖維化患者可於10至20年內演變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建議病人盡早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藥物,以控制病毒數目、減慢病情惡化,「過去已有研究證明,長期服用抗乙肝藥物『拉米夫定』,8年內可減少42%病人出現肝硬化」。

肝酵素指數高 盡早掃描檢查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馮恩裕醫生指出,許多乙肝患者在兒時開始帶菌,長年累月下,部分人在20多歲已出現肝纖維化問題,情不容忽視。他提醒肝酵素指數高、病毒數量高及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一族,應盡早接受掃描檢查,以了解肝臟狀,若沒有異樣,可每隔5年才掃描一次,有需要時及早服藥控制病情。

60萬港人為乙肝帶菌者

全球約有4億人患有乙型肝炎,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副教授袁孟峰表示,當中75%患者來自亞洲,尤以中國為首,當地平均有10%至15%人口是乙肝病毒帶菌者。至於本港,目前約有 50至60萬名乙肝帶菌者,佔總人口8% 至10%,當中有25%至40%帶菌者會惡化至肝硬化及肝癌等併發症死亡。

袁孟峰說,新生兒免疫力弱,受感染風險高達90%,成年人的免疫系統已成熟,受感染風險小於2%,「在亞洲地區,通常在0至1歲受感染﹔在外國,通常是青少年期,因性接觸、共用針筒等方式而感染」。

嬰兒感染機會達90%

本港自88年開始免費為新生嬰兒注射乙肝疫苗,袁孟峰表示,第一批打針人士今年才20歲,暫未知預防疫苗的成效。他補充,內地未有全民注射乙肝疫苗,由內地來港的新移民中,可能已有人受感染,同樣可以傳播病毒,故本港乙肝病毒感染新趨勢仍有待研究去證實。

嚴重肝硬化徵狀

●腹水導致肚脹

●腹水感染,影響腎功能

●食道血管膨脹致吐血、屙血

●毒素上腦致神志不清(俗稱「肝昏迷」)

14.4.08

how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save the bird that's too lazy to migrate

Survival of the dumbest
The bald ibis is one the world's most endangered birds, close to extinction in the wild. If it is to thrive in Europe, it must migrate and mate. But there's a problem: it hates flying and has no sense of direction. Bernhard Warner reports on the efforts to save it


A bald Ibis.

9.4.08

減壓

理論概念﹕身心健康 從「七好紓壓法」開始
2008年4月8日

【明報專訊】自2004年開始,筆者邀得恩師——香港中文大心理學系梁耀堅教授(見註)多次為教師 舉行減壓工作坊,現得梁教授答允,撮錄「七好紓壓法(7-Well Approach)」要點,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從生活開始,透過七好法去紓壓減壓,從而達至身心健康。

壓力源頭可分為四大類﹕

1.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飲食習慣不健康或長期睡眠不足等;

2.人職錯配 ﹕個人能力和工作錯配,令人長期處於壓力的狀;

3.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在家庭或工作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4.不健康的思想模式﹕若個人的思維模式傾向消極負面,容易產生焦慮和無力感等想法。

梁教授根據近年的科研成果,針對都市人的壓力來源,提出「七好紓壓法」﹕

1.吃得好——食得其法﹕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盡量吃天然新鮮蔬果,早餐食較多分量蛋白質,晚餐食較多分量碳水化合物。當長期受壓更要均衡飲食,更要注意維他命B雜及維他命C的攝取。此外,應戒咖啡因與尼古丁,少鹽、少糖和少吃含防腐劑食品,以保健康。

2.睡得好——睡得其道﹕研究指出每人每日約需要7至9小時睡眠,讓身體機能休息,以及維持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使我們能應付繁忙的工作。若睡眠不足,會引致情緒不穩,不但會影響工作,亦會令人際關係變差。睡眠素質對身心影響重大,不容輕視!

3.運動好——運動抗壓﹕運動可強身健體,促進新陳代謝,令身體更快排走過多的壓力荷爾蒙,刺激腦內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助提升睡眠素質。近年不少研究均證實,運動有鎮靜抑鬱情緒和紓緩焦慮的作用。

4.愛得好——人間有情﹕建立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身心發展很重要。良好關係不止能為我們帶來實際的抗壓資源,亦可保護我們免受壓力衝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維持的。

5. 工作好——人職相配﹕美國正向心理學家沙利文(Martin E. P. Seligman)指出,快樂是建基於真正的滿足感,即人能夠運用自己所長於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上。我們每天至少要花8至10小時在工作上,若工作不快 樂,對身體和情緒煎熬很大!因此,工作和個人能力相配非常重要。

6.玩得好——玩物壯志﹕適量遊戲或興趣活動不止讓我們忘卻煩憂,暫離壓力的影響,有益身心的遊戲與活動更有助鍛煉平日少用的大腦功能。勤勞固然有功,但遊戲也可以是有益的,讓我們建立有益健康的嗜好。

7.心態好——由心開始﹕人生要面對逆境在所難免,別忘記我們有自由選擇用什揦態度去面對。你可以悲觀地選擇放棄投降的心態,亦可以樂觀積極面對困難;你可以豪氣地選擇「人可以被眦滅,不輕易被打敗」的心態,也可選擇充滿智慧的「盡人事、聽天命、隨遇而安」的心態。

「七好紓壓法」是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習慣,唯有身體力行才有助身心健康。

註﹕梁耀堅教授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是著名臨脇心理學家,曾任香港心理學會會長,多年來熱心推廣身心健康。

■延伸活動

你可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七好紓壓法」?不妨利用「七好紓壓法記錄表」檢視自己的生活,記錄表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7Well-checklist.pdf

■延伸閱讀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s for lasting fulfi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Maquet, P., Smith C & Stickgold, R. (eds.) (2003). Sleep and brain plasticity [electronic resour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文﹕英國特許心理學家 陳信潔